【#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联大全】春联民间故事精选》,欢迎阅读!
已重新整理排版,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春联大全
春联民间故事精选
春联在中国的楹联中,可以单独划分一类,因为春联是应时而写,春节专用。过了春节,就不是春联了,是普通的对联了。古往今来,从官员到百姓,都十分重视春联图个喜庆,还为来年讨个吉利。因此在民间,百姓们把撰写和张贴春联当作迎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至今,在民间里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二十三供灶仙,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磨粘谷,二十六割肥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上香斗儿。”
二十四写大字,就是说这一天要开始写春联了,家家户户买大红纸,自己能写的自己写,自己不能写的求别人代笔。
为什么非要用红纸来写春联呢?原来传说“年”是一头怪兽,经常危害民间。所以“年”一来的时候,百姓就烧起火来,用红色三火焰吓退怪兽,掉头就跑。以后,老百姓每到“年”来了,就挂上红色的春联,写上消灾接福的话。
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春联的起源。古代把春联称作桃符,据《皇朝岁时杂记》中记载:“桃符之之以桃木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下书祝词及祷语,岁且则更之。”就是说桃符使用一块二三尺长的红色桃木板,在上面画上神像,写上祝词。但是,我们现在挂的红纸做的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在楹联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传统春联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还展示出一种极为特殊的书法艺术。春联本身的文化,加上书法,更使得春联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综合艺术品。
春联自从产生之后,发展到明代就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因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也非常善于撰写楹联。在朱元璋的亲自倡导下,明朝的楹联发展很快,楹联史上的许多楹联大家都产生在明代。 \r\n\r\n
欣赏名联,创作楹联,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我们在欣赏和创作中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祖国悠远丰富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现实生活品味,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家家和美享福寿,事事吉祥传子孙。”
王羲之的春联屡屡被盗
1
已重新整理排版,欢迎下载支持
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书圣”。有一年,他为自家撰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月、新景”,写完就让人把这副春联贴到外去了。可是春联贴出去之后,糨糊还没干就被别人揭走了,为的是珍藏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后,只好再写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没等糨糊干了,又被人揭走了。于是王羲之就又写一副春联,又让人把春联贴到门外,这次没有人再去揭了。 原来,王羲之这次写得春联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众人一看,这春联不吉利、晦气,谁还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让他儿子把这副春联的下半联再贴出去。下半联写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连起来就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么一来,这副晦气的春联就变得大吉大利了。 朱元璋带出楹联盛况
据说,有一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全国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而且还要微服私访,亲自调查。
一天,他看到一条街上贴上了喜气洋洋的春联,只有一家没贴。朱元璋经过了解,知道了原来这一家祖祖辈辈以杀猪、阉猪为业,不会写春联,别人也帮不了这个忙。朱元璋略加思索,挥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非常贴近这家人从事的职业,又有驱邪纳福的意思。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了市场上,看到一个农夫在卖藕,白白净净,细皮嫰肉的,他一下就联想到古代美女西施的胳膊,朱元璋写对联的瘾又发作了,上前拿起一节藕,笑着对菜农说:“我给你出个上联吧,你能对上吗?”农夫点了点头,朱元璋便说:“一弯西子臂”,菜农看了看朱元璋也拿起了一节藕来,指着藕横断面上的小孔,笑道:“七窍比干心”。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心机颇多,因为屡劝商纣王而被处死剖心,把比干的心挖出来之后,一看有七孔,果然比常人心眼多,所以比干的心又称作“七窍玲珑心”。这副对联十分巧妙而贴切地根据一件东西联系了历史上的人物,写得十分精妙,朱元璋很高兴,下令封菜农为祭酒。祭酒是古代的一种学官的名称,到了明清,祭酒的官职不是很重要了,朱元璋封菜农做祭酒,其实是一种荣誉。 \r\n\r\n 神童解缙
明代大学士解缙从小就是写对联的高手,一年春节,父亲让解缙写春联。恰巧解缙家的对门有一片郁郁青青的竹子,于是小解缙就拟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枝竹,家藏万卷书。”可是春联贴出去以后,竹林的主人生气了,心想,你这不是成心拿我做比较吗?我们家是外尖中空的竹子,你们家饱藏的都是诗书,这算什么事啊?一生气他就带着家人把这片竹子砍了――看你还怎么门对千枝竹。
2
已重新整理排版,欢迎下载支持
解缙一看,马上回家拿了两小块红纸,各写一个字,“短”和“长“,于是对联变成“门对千枝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林的主人更来气了,这不没完吗?又带着家人把这片竹林连根刨掉――这回看你还怎么拿竹子说事?小解缙拍了拍脑瓜,又拿了两小块红纸,分别写了“无”和“有”字,这样一来,就成了:“门对千枝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弄巧成拙洪承畴
明朝崇祯年间的重臣洪承畴喜欢书法,也喜欢楹联。他认为自己对皇上非常忠诚,可以做世人的楷模,于是为自己撰了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上联表现出他十分感谢皇恩浩荡,下联又表现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是一副好联。可是,洪承畴最后还是降清了。
有人为了讽刺洪承畴,就在上联和下联的结尾各加了一个字,上联加一个“矣”,下联加一个“乎”字,这两个字都是文言文的助词,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君恩深似海了,臣节重如山吗?”是极大的讽刺。 巧对对联显才华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支持修改!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ef789dd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