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作中的佛学意趣

2022-08-08 02:1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维诗作中的佛学意趣》,欢迎阅读!
王维,意趣,诗作,佛学
王维诗作中的佛学意趣

作者:崔娟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4年第11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崔娟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名字就取自佛教的一部经书。他一生和佛学结缘深厚,雅称“诗佛”。苑成的《酬王维序》中称他“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可以说,佛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自然也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蕴含着浓烈的佛学意趣自不足奇。其佛学意趣主要有如下三种表现:

一、诗境和禅境的契合

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佛教美学要求‘审象于静心’,目的在追求艺术作品中超凡拔俗的心性之美。”作为一个诗人,长期在官场中摸爬滚打而厌倦不堪的王维,徜徉在清山秀水的尘外世界中,暂时把肺腑之中的营营世念澡雪干净,而以禅者的目光观照自然万物,用静定从容的心情体味生命;然后用文字来作线条,以情怀作为色彩,把大自然中的斑斓物象摄入到他的诗歌世界中去,把禅的体验糅合进雅致的诗句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往往包含清净、深远的禅意,在诗境与禅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契合点,使二者连通。王维诗中最爱用“静”“清”“淡…‘孤”“澹”“远”“闲”“深”一类字样。还有

“空”“虚”“无”“祥”“寂”“无生”等字眼。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等,往往给人以恬淡宁和的无尽遐思。

二、禅韵和理的映射

《温公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著名诗人梅尧臣也说过:“作者得于心,鉴者会于意。”王维的不少山水田园诗颇有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推崇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境界,今人解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只有捕捉住“象外所传之神”与“象外所寄之兴”——禅意(禅韵与禅理),方能进入他的审美世界;否则,只着眼于画意,而撇开了禅意;那和买椟还珠一样,没有灵魂的躯壳无论多么美丽,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具僵尸。王维往往以最经济的语言来勾勒自然风景和物象,并将参祥妙悟之所得溶入其中,使人读之有如万水回野,千峰合抱,风日无边,应接不暇。如《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寥寥10字,便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其中禅意绵长,因而俞陛云如斯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诗人玉屑》中也说:“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子中可见王维对自然的嗜好与妙悟有多么的深沉。又如《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于一片清冷幽远荒僻的境界中让人参悟生命的真谛。类似的还有《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禅趣盎然。

三、静中有动,意境浑圆

王维的山水诗自然是禅意幽远、恬淡、宁静的,但它的幽远、恬淡、宁静,决不尽是死寂、枯槁、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他所醉心描画的自然美,他所追求的幽远、恬淡、宁静的禅境,是和现实生活的污浊世界、黑暗的政治环境相对立的,并不都是心灵空虚寂灭的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ec761a7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e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