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一.对设计的反思 1.导入
在做教学设计时,想了很多种的导入形式,但总觉得高度不够。最后,从“为什么学周期性”、“为什么学元素周期律”出发,提炼出了周期性在各个领域的价值及对研究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将元素周期律的课堂立意提高一个层次,将学生的认识提升。 2.教学策略
(1)元素周期律实质是揭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理简单,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认为比较容易,但在解决分析相关问题时却常常感觉迷茫,关键在于学生较容易接受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结论,但通常没有建立相关的认识,更不能将其内化,达到解决分析问题的水平。
依据对学情的研究,让学生将实验数据转化成图表的形式,再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学会将化学数据转化为数学图表,绘制出形象、直观的柱状图。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图表,分析图表,引导学生总结的是共性,及规律。而问题组的设计则是让学生抓住特例。如,通过绘制柱状图,学生归纳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然后通过思考问题“金属化合价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非金属既有最高正价,又有最低负价”等问题,让学生关注到特例。 (3)关于微粒半径大小的计较的设计,分化了难点,利于学生掌握。如,在先是从同周期、同主族原子变化规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周期性变化。然后在通过五道有难度层次的题目,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尝试迁移运用刚学习的同主族、同周期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最后,在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点拨讲解,突破难点。 二. 对课堂文化的反思
虽然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但整体课堂氛围还不是很活跃。这与设计的活动形式有关,如本节课可以尝试让学生上黑板绘制图表,或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以活跃气氛。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活动设计环节还是要多多考虑课堂气氛。 四.对生成效果的反思
课程标准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在知识层次的能力要求是理解。所以本节课采用的绘制图表和填写表格,归纳规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在本节课的难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时,应再多设计一些常见的、易混微粒的半径比较。如,在让学生比较了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氟离子、氧离子的半径大小后,应再设计几个相似的例子,让学生迁移应用,进行巩固。
追求永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上好每一堂课,为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e8b63b5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