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储备管理

2023-01-08 06:49: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院药品储备管理》,欢迎阅读!
储备,药品,医院,管理


医院药品储备管理



医院的药品储备是药品供应的关键环节,储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医院药品供应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以及医疗效果。储备的合理性是需求、价格、管理水平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必须全盘考虑。



确定合理的储备限量,是储备管理的中心环节。但储备的合理性不仅仅决定于储备量的大小,还涉及到批采购量和采购次数。因此,储备的概念也应当包括库存、批采购量的内容。单就储备来说,又由滞留性储备和活动性储备两部分组成。滞留性储备是储备的最低量级,在正常情况下,这部分储备不参与流通,只是当活动性储备降到零而采购又不能及时完成时,滞留性储备才参与流通,用以缓冲。滞留性储备越大,占用资金越多,但缺货机会越少;反之,滞留性储备小,占用资金越少,但缺货的机会越多。活动性储备是直接参与流通的部分,活动性储备决定批采购量,批采购量又制约着活动性储备。也就是说,活动性储备定额大,批采购量就大,采购次数就少;活动性储备定额小,批采购量必然小,采购次数就必然多。所谓合理储备,就是要使滞留性储备和活动性储备能处在最佳位置。



1 储备合理性的衡量标准

衡量储备是否合理,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保障供应,把断货的机会降到最小的程度,在这个前提下,要坚持以下几个观点:1)效率观点:就是如何使药品供应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防止忙乱。从这个观点出发组织储备,应当是储备量大,批采购量就大,采购的频率就低,节省人力工作效率相对就高;储备量小,批采购量就小,采购的频率就高,浪费人力工作效率相对就低。2)资金周转观点:从这个观点除非储备量小,占用资金少,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就高;储备量大,占用资金多,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就低。3)成本核算观点:在药品储备中有两个方面的成本。一是储备成本,指储备药品占有资金、保管费、损失费等;二是采购成本,包括人工费、运输费、办公费等。二者的关系是:在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储备量(批采购量)大,储备成本高,采购成本低;反之则储备成本低,采购成本高。



综上所述,最合理最科学的药品储备,就应当是最高的工作效率、最快的资金周转、最低的储备成本。



2 影响储备的因素






21 消耗与储备的关系:消耗与储备的关系是储备保障消耗,消耗指导储备。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得出2个结论:一是消耗量大储备量就应当大,消耗量小储备量就应当小。二是不同时期内消耗量变化小,有些变化也是因季节等原因,有规律的平稳的上升或下降,这类药储备的高低与限量比差可以大一些,以减少采购次数;而对于不同时期内消耗量变化大,呈间断性或突击性消耗的药品,低限量的比差可以小一些,以防突击性消耗造成断货。



22 价格与储备的关系:药品价格低,占用资金少,储备量可以大一些;药品价格高,占用资金相对就多,储备量就应小一些。



23 临床效果与储备的关系:对于临床上最常用的必备药品,储备量应大一些,以保证临床医疗需要;对不常用的次选药品,储备量可以小一些,以减少资金占用。



24 经济来源与储备的关系:不同的经济来源应采取不同的储备方案。当前,我国医院的经济来源基本上分为2种类型:一是经费有固定指标,如部队医院和部分企业内部医院。这类医院由于经费指标固定,用完为止,无周转意义,储备可以相对大一些;二是无固定经费指标,全部计价收费,如省、市、县等各级人民医院以及私立医院。这类医院由于药品储备影响资金周转,储备量应相对小一些。我国医院的经济来源大多属于第二种类型。



3 药品供应梯次的配备

在正常的医疗工作中,临床用药多是分梯次进行,药品供应亦应分梯次进行。一线药,即作为一线供应的品种。确定条件是临床首选,价格便宜,货源充足。这类药应当是必备药品,敞开供应。二线药,即作为二线供应的品种。确定条件是临床次选(或首选),价格较贵,货源较为紧张的品种。这类药应当重点保障,计划供应。三线药,即作为三线供应的品种。确定条件是特殊药,保健药及价格昂贵、货源奇缺的品种。这类药主要供应特殊病患者或抢救时使用。



4 优化储备方案

在药品储备中,高效率、快周转、低成本三者之间是互相矛盾的,为了恰当




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在储备方案的总体设计中,应认真分析消耗与储备、价格与储备等各方面关系,以期从多因素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和理学家戴克[1]分别提出20/80ABC储备管理法则,其中心内容是:区分主次、分类管理。根据该法则,一线药品种多,但占用经费少,多储备一些对资金周转影响不大,但可减少采购次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三线药,特别是三线药虽然品种少,但占用经费多,应当减少储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周转率。也就是说,加大一线药品的批采购量,降低总体采购次数,以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最低的采购成本;减小二、三线药品的批采购量,增加采购次数,以获得高频率的资金周转,降低总体储备成本。这样,既可保障药品供应,又可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e833bc60b4c2e3f5627638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