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魅力

2023-11-01 07:08:2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魅力》,欢迎阅读!
古诗词,诵读,魅力,教学
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魅力

作者:詹大娟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5



○ 詹大娟

(贵州省兴义八中,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的古诗词教学就主要以诵读吟咏代替讲解分析居多。那么,诵读的魅力到底在何处呢?在于营造氛围,走进作品;激发想象,再现情境;化身作者,理解情感;多样呈现,交流感悟。探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诵读来促进诗词教学,也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读来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5-0154-01

《说文解字》中有“诵,讽也”和“讽,诵也”的词条,徐锴解释为:“临文为诵。”《周礼·大司乐》中又将“兴道讽诵言语”解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由此可知,“诵读就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能使人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捉形象,明悟作品情感,领略意境,体会语言,通达妙境。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魅力,最显活力,最富感染力,最有震撼力,最具创造力的因素。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己之口,如出自之心。”

因而自古以来,诵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魅力在于,以声情并茂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会,实现学生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具体说来,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具有以下魅力

魅力一:营造氛围,走进作品

课前的诵读是在学生未曾了解古诗词中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相应氛围的营造,就会使这种诵读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相去甚远,因而让学生从诵读开始营造适宜的氛围入情入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诵读前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诵读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营造诵读情境,要做到境与情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之前先播放同名古筝名曲,在悠扬又略带感伤的曲调中,学生已经慢慢沉静下来,对诗歌的总体情感也略有意会,这时再让学生来初次诵读,对诗句的节奏、情感的把握就能更准确到位一些,也会使他们入情入境地走进诗文营造良好的氛围。

魅力二:激发想象,再现情境


古诗词最讲究的就是情境,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调动各个感官,把诗人所描绘的美景、真情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才能让自己走进作品,仿佛自己也能闻到“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的幽香,也能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也能摸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凄冷,也能感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纠结。魅力诵读的作用就在于把这些东西都内化成恰到好处的声音、语调、节奏,把作者笔下的美景、真情,都一一再现给听众。这样入情入境的魅力诵读,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远甚于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解读诗词内涵。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诵读,只有把李白初入梦时飞度的轻盈、湖月相伴的和谐与后来的天昏地暗、熊咆龙吟、訇然中开的惊悚、仙境出现后的神奇瑰丽,都一一地通过想象再现在诵读者的脑海里,通过他的声音、动作、神态所呈现出来的诵读才能真正地打动听众,使人也如《口技》中的听众一般随情节的变化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魅力三:化身作者,理解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诵读诗词就像表扬剧本。只有演员把自己当做剧中人物,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把戏演好,演真;同样,只有当诵读者把自己化身为诗人,见其所见,想其所想,感其所感,才能把诗词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来。

不同的诵读者对作者经历和性格的理解不一,对其作品的解读也就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他们对作品的诵读出现不同风格。著名朗诵家方明朗诵的《将进酒》和胡乐民朗诵的《将进酒》风格迥异,就源于对李白经历、性格的不同理解。胡乐民的朗诵为什么那么撼动学生的心?是因为他以丰富的表情,豪放的动作,细致入微的情感,把自己化身为李白,为李白代言,替李白狂饮,代李白悲伤,李白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感染着他,他的一颦一笑、一词一句怎能不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呢?如果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能达到胡月民这样化身作者的境界来诵读作品,何愁不能理解古诗文中作者所流露出的种种情感呢?

魅力四:多样呈现,交流感悟

诵读是一种通过读来进行交流的活动。课堂里,诵读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对话,具备交流的性质。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多边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对诗文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鉴所获得的或形成的看法,客观上构成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场面。而多种方式的诵读,恰恰是一种交流的媒介,在朗读的背后潜藏着对文本情意的相同的或不同的认知。专家的诵读、教师的诵读、学生的诵读,甚至分角色诵读、分章节诵读、分组诵读比赛等多样性的诵读方式可根据诗词本身的特点选定,这样的活动无疑构成了一部多声部的合唱,共同进行着对文本内蕴的深度挖掘,深层次地加强交流,加深对作品的感悟。例如,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分别选入了柳永和李清照、苏轼和辛弃疾的各两首词。在学完这个单元的词,可以采用多样诵读法来加强学生的交流,增强对诗词的总体风格和情感的把握。如可以采用分类诵读法,将婉约词与豪放词分开来读,体会不同风格的词作的情感内涵和语言魅力;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分组PK的诵读法,通过男生诵读豪放词的不同气势来感悟豪放词本该有壮阔、雄浑的魅力,通过女生吟咏婉约词的柔美来体悟婉约词该有的细腻、柔婉的魅力;甚至可以将男女生本该对应词风反其道而行之,以此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找到婉约词与豪放词本该有的语调、节奏和气势;还可以把同一个词人如李清照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诵读对比,在对比中悟透她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人生遭际与情感的变化。这种以诵读来交流的方式更直接,更能使学生们达成对诗歌情感认识的共鸣,也可保持少数学生对诗词的独到解读。

探究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魅力何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诵读来促进诗词教学,也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读来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但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魅力能否得到完整的展现,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诗词应该灵活地应用不同的诵读方式,还取决于教师的诵读引导水平和示范诵读的水平,也取决于诵读的时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诵读基础。


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魅力大小会因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反复比较才能渐入佳境;只有真心热爱诗词、用心品读诗词的人才能从诵读中体会并展现它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da0372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