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感悟》,欢迎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感悟
摘要:在新局势下,我们要认清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的关系,在教学时恰当地把传统文化中德育这汪清泉活水化为涓涓细流沁入孩子们的心田,这是先哲赋予我们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课该怎么教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换言之,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常言道“树人,先树德”,我在这方面颇有感触。
刚上小学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一片宁静而洁净的天空。第一堂语文课,怎样才能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灵天空上,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面对这些天真懵懂的孩子,说教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学好汉语的重要性,我在教孩子们认读第一个韵母“ɑ”的时候,就给他们编了一段童谣:“āāā, áǎà,学好汉语走天下。”我告诉孩子们,中国有14亿人,遍布世界各地,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所以汉语通行天下。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告诉孩子们,说好普通话,行走天下都不怕。”孩子们听了兴趣很浓,不但懂得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在教孩子们书写第一个汉字“人”的时候,我给孩子们编了这样几句童谣:“左一撇,右一捺,堂正做人棒棒哒。”我告诉孩子们,汉字要写得端端正正,做人要做得堂堂正正。启蒙伊始我在孩子们稚嫩的心里打上的第一个深深烙印就是——中华民族最伟大,堂正做人顶呱呱!
古诗词韵律优美、意境高远,在吟咏古诗词中,孩子们的心灵会受到先哲贤圣思想的滋养,心灵沃土里积极向上的种子会因滋润而萌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孩子们提头知尾,十分喜爱。我告诉孩子们,小草虽
外形普通柔弱,但却是风吹不折,火烧不灭,弱极而生刚。无论是在密密森林,还是在茫茫戈壁;也无论是在高山之巅,还是在泥沼水潭,小草她不惧狂风摧折、不畏暴雨冲刷,从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千里冰封的北国都能看到她绿色的身影。小草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精神,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她用凤凰涅槃、生命不息的特性告诉孩子们做人就应该要有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格。
知友是一支歌,是一首诗,是一朵花;知友是风,是雨,是雪;是风雨后的那道彩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朋友之间纯真的友情。我在教学这首诗之前,班里恰巧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名叫喻宛芝的小女孩下楼梯时,被旁边的孩子不小心给撞倒了,眼看就要滚下去,被班里的胡豪文同学一把拉住,但是胡豪文自己却重重地摔下去,腿上还被擦掉了皮。上课时,当我讲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就让孩子们根据这件事情来改编这一诗句。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吟诵道:“教学楼梯高千尺,不及豪文救我情”,孩子们的改编虽拙朴而不辨平仄,但他们从中懂得了人生友情的弥足珍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这首千古绝唱,曾激励过多少人去奋力攀登成功的顶峰。我在教学这首唐诗的时候让孩子们懂得要努力才会成功,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唯有更加努力。让孩子们领略到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看大自然的风景是这样,看人生的风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唯有不懈攀登,方可屹立绝顶!
阅读能在孩子们心灵的港湾扬起远航的风帆。一次阅读课教学,我先给孩子们分享了一则新闻,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总书记在黑龙江七星农场考察,当他走进稻田,拿起一把稻穗时,情不自禁地说到:“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啊。”果不其然,习总书记说的这句话引起了孩子们对阅读课文《可爱的草塘》的浓厚兴趣,当他们从文中了解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北大荒江垦区草塘后,都十分羡慕向往。我告诉孩子们,中国地大物博,还有许许多多像草塘一样美丽富饶的地方,比如我们四川的九寨沟、稻城亚丁、唐家河······孩子们兴奋不已,为我们祖国美丽的大自然而骄傲和自豪。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者,我认为:对孩子们从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组织孩子走出课堂,走进历史、走进人文、走进大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中去吸取人文素养。,我曾和孩子们共赴古城昭化,开展“倾听古城的回音 研习传统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孩子们在远古葭萌寻古迹、攀城墙、访考棚、探县衙,浓郁的蜀汉文化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文庙庄重肃穆的祭孔大典上,孩子们身着汉服,随着“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世界大同”拜孔词的声声起落,孩子们对至圣先师的尊崇之情油然而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汩汩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做一个有所担当的人的使命感在不断加强。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文化经典浩若烟海,在新局势下,我们要认清语文学科和德育教育的关系,在教学时恰当地把传统文化中德育这汪清泉活水化为涓涓细流沁入孩子们的心田,这是先哲赋予我们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8910ee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