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杜”之一——李商隐

2022-08-21 04:1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李杜”之一——李商隐》,欢迎阅读!
李商隐,小李,之一,杜”
“小李杜”之一——李商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就是文化长河中美丽的奇葩,古诗如美酒,陶醉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古诗如香烛,照亮了一世又一世中华儿女,诗人也如浩瀚大海般不计其数,天我们来进入“小李杜”之一的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文解释】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诗句赏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起兴手法)

1.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

2.华年,盛年,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间。

一弦一柱即一音一节,指每一声瑟音。几十根弦的瑟,弹奏起来必定声音繁复,这样的旋律容易令听着动容。

诗人不由感叹:每弦每节,都令人怀念美好的年华。

3.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晓梦:清晨的梦。

诗人心像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此情:指已往的种种情事。 2.惘然:惆怅的样子 亲历时就觉得人生如梦,追忆时更觉得梦如人生。这些事情在发生的当时就已经叫人不胜怅惘,何必等到今天才来追忆呢?

《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用典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间四句各用一个典故。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庄生,即庄子,战国时哲学家,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逍遥自在地飞翔,醒后竟不辨己蝶。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杜鹃啼血的故事,望帝,古代蜀国国君杜宇,国亡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神话中的人鱼)泣泪成珠的故事。传说珍珠是由海里鲛人的眼泪变的。《新唐书·狄仁杰传》以沧海遗珠比喻人才被埋没。第六句源自南北朝干宝《搜神记》。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没有成功,因此郁闷而死。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现出原形,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唐戴叔伦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见司空图《与极浦书》)。四个典故,每个典故一个意象,潜蕴着作者对自己今生今世爱情、事业、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庄生晓梦迷蝴蝶,抱负成虚;望帝春心托杜鹃,理想幻灭。玲珑剔透的沧海明珠,本为稀世珍宝,如今却只是在明月映照之下,成盈盈之珠泪,独自被遗弃在沧海;自己追求的对象,如同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庄生梦蝶 迷幻 迷惘 杜鹃啼血 哀怨 哀伤 遗珠有泪 清寥 寂寥 暖玉生烟 缥缈 惆怅



全诗借助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将锦瑟弹奏的各种艺术意境(迷幻、哀怨、清寥、缥缈)化为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庄生梦蝶、杜鹃啼血、遗珠有泪、蓝田生烟),以概括抒写生聚的欢乐和死别的哀伤,传达他在思念亡妻时迷惘、寂寥、惆怅的心声。





【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李商隐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据说,他早年曾苦恋过一个女道士,并且可能有其他的恋爱经历,但都没有结果;婚后,他与妻子感情极好,然而妻子又在他三十九岁时去世。因此,在他的心灵中,爱情带来的痛苦也是极深的。


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使李商隐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为排遣愁绪,原本对佛老倾情的李商隐与佛教的缘分更深。所谓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这种感情基调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审美情趣,使得他的诗作内容更多取向内心体验,渐形成一种悲哀伤感、典丽精工、迷惘虚幻、抽象朦胧、禅悟自适的诗风。《锦瑟》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

【课外拓展】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在这样的时节,两个相爱的人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按一般而言,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谐音到死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早晨对镜梳妆的时候,担心因饱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头发;夜晚对月低吟的时候,害怕不能表达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觉月光的清寒。对,是顾影自怜;对,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末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句中的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818e3e5727a5e9856a61c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