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郭沫若巧笔妙改》,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郭沫若巧笔妙改
作者:刘小明
来源:《初中生(三年级)》2008年第11期
著名剧作家夏衍、于伶与郭沫若都是好朋友。1942年于伶过37岁生日,夏衍即席赋《赠于伶》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诗中巧妙地把于伶的四部剧作名《长夜行》《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大明英烈传》嵌入了进去,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这首诗夏衍自谦为“十足的打油诗”,其实他是严格按照诗词格律写的。
郭沫若赞赏之余,感觉诗的情调太低沉了,因为是挚友,他就不客气地提笔改动如下:“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春雨江南三七度,如花溅泪发新枝。”的确诗如其人,郭沫若当年那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立即跃然纸上,整首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意境也顿觉深远、开阔起来。郭沫若虽然为夏衍的诗动了“大手术”,但在全部保留了原诗所列剧名及被贺者岁数的前提下,仍然完全符合格律。
1962年秋天,郭沫若先生到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拾到一个笔记本。郭老打开一看,只见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开下一页,却见一封绝命书,并署着当天的日期。郭老看后很着急,马上叫随行人员寻找失主。失主名叫李真真,是一位神色忧郁的姑娘。她考大学三次落榜,爱情也遭挫折,万念俱灰,于是决心“魂归普陀”。郭老耐心开导她:“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才气,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点头。郭老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为“春在心中”。姑娘看后感佩不已,并向郭老表示要永记教诲,积极面对生活。(乙白莲 摘)
扉页古文选段翻译: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呢!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重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毛诗》和《论语》。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着这天赋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7dd525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