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霍简介

2022-04-14 03:0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宗霍简介》,欢迎阅读!
简介,马宗
马宗霍简介

马宗霍(18971976)原名骥,宗霍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先生取的名字。马宗霍先生是衡阳县人。先生自幼失父,家境清贫,然而聪颖智慧,出类拔萃,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而维持学习七岁入衡阳县立小学十岁入衡清中学,同时就读于船山书院,受业于山长王运。十五岁入南路优级师范学堂,深得监督周先稷赏识。周先稷虽无前任监督曾熙名气大,但也是衡阳有名的教育家。1912年学堂改名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5年,先生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这在三师的教师中是罕见的。1917年,他以治音韵学被推荐参加教育部办的注音字母讲习班学习,作为湖南三个代表之一前往武昌高等师范学堂。卒业后,1919年赴江苏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20年至1927年先后任南京金陵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南京国立暨南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等校教师。1927年迁居上海,先后任私立大厦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中国公校等校教授,并兼任中国公校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等职。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高等考试先生被聘为襄试委员,参加评阅中文试卷。1931年至1934年,先生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参加编辑《中国立法史料》工作此时还兼任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特约讲师。1935年,先生曾回家参加祖母百岁大寿庆贺活动。1935年至1937年,先生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审,参加编辑《孙文年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辞职回到衡阳。1939年至1948年,先生任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国文系主任。1946年至1948年,先生兼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1946年秋,国师从溆浦迁来南岳,许多衡阳籍学生前往就学,在先生指导下学习1948年至1949年,先生任湖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9年以后,先生任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教授,同时兼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1956年,又兼任省志编纂委员会委员。1959年,先生迁居北京。196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1年,任中华书局编审。1976924日因脑溢血逝世。

马宗霍先生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学问,著作甚丰,成绩斐然。少年时代的马宗霍曾受业于湘中名儒王闿运,诗赋文章大进,奠定了对文学的爱好和研究基础。1925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文学概论》出版,在当时学术界很有影响。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章太炎先生,并以他的年轻和才华得到章太炎先生的赏识。章太炎主动提出收他为弟子。此后十余年,他一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经学、史学小学是章氏弟子中最年轻最好学的一位,师生关系十分亲密。在章太炎先生教导下,马宗霍于1931年写成并出版了《音韵学通论》,1935年写成并出版了文字学发凡》这两本书可视为姊妹篇,前者系统地介绍了前人研究音韵学的成果,后者则从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对汉字的来源和结构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是他研究小学的初步成果。1936年他又出版了《中国经学史》,该书以大量的史料和科学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六经源流,纠正了以往许多误说,较皮锡瑞《经学历史》更为精审,受到学术界一致推崇,并被多次再版。此后他用了二十年时间精研《说文》对许慎所引资料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及考证,1956年完成了《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通文考》、《说文解字引方音考》四部巨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认为《中国经学史》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并且手稿书法极精美,建议科学版社影印刊行。该书是马宗霍先生小学研究总结为中国传统学术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榜样。晚年先生除了负责二十四史部分校点工作外,还整理了以往对经籍研究的成果,已刊和未刊的有《淮南旧注参证》、《墨子间诂参证》、《论衡校


读笺识》、《南史校证》《清史稿校记》《群经略论》。另外先生的手稿《船山遗书校记》为岳麓书社出版《船山全书》时采用。

马宗霍先生的书法、书学造诣很深。他精通各种书体,篆书多写钟鼎,古朴而苍劲。他的隶书取法汉碑,秀丽典雅。他的行书学习二王,并融篆隶笔法于其中,结构严谨,笔势潇洒,灵动脱俗。马宗霍先生自幼酷爱书法,曾向曾农髯先生问笔法,曾农髯先生是衡阳家乡人,时客寓上海,专事书画,名闻海外。马宗霍在农髯先生处见到许多名贵字画,认识了许多书画名家。从此他遍临名碑帖,从《秦权铭》到《圣教序》,从《瘗鹤铭》到各种北魏石刻,以及《礼器碑》、《夏承碑》、《黑女碑》、《史晨碑》,他都下过工夫。一生中他为人写了许多书法作品,有榜书、小楷,有条幅、对联。在学习书法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探讨书学、整理书学史料。1935年出版了《书林藻鉴》、《书林纪事》,是书学史上的巨著,成为后来人们编写书学史,书法家辞典之类著作的样本。此书共收入书法家2817人,引用资料数百种。此书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对每个朝代书法有一篇绪论,其评论公允恰当、见解精辟;二是他把湖南和衡阳的一些书法家收进去了,使得家乡和地方文化得到世人承认,被其他工具书引用、转载,对湖南地方文献工作也是一个贡献。此书原本是线装本,大三十二开,1984年文物出版社用十六开本影印再版。

——摘录台湾《湖南文献》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d26d4d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