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意象比较

2022-08-24 16:05: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意象比较》,欢迎阅读!
意象,中西,比较
中西诗学意象差异的文化辨析

———意象与自然环境



【摘要】文学会反映文化文化也需要通过文学去求得充分的发现。任何文学内容和艺术式都有文化的投影,诗歌也不例外。意象作为诗歌语言表现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也会受到包括自然环境、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论述了中西自然环境元素的差异对中西诗歌意象的影响,从而透视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意象;诗学;中西比较

本文中的“诗学”,并非指包含一切文艺理论在内的广义诗学,而是狭义的诗学,即有关诗歌这一特定文体的理论。从表面上来看,诗人似乎是无限自由的,他可以任意选择、组合、叠加、拼接意象,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但实际上诗歌意象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文化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宗教环境,道德伦理,神话传说等等,正是这些因素制约了中西方诗人的诗歌意象创作,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适应本国文化环境,具有本国文化色的诗歌意象,同时意象作为一个心理事件,也在无形中反映着这些文化特色。

自然环境一旦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化创造,同时也不断被赋予了种种文化意蕴。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诗人们所选择的意象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意象与植物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生长的种类差别,再加上诗人对自然认识的差异,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呈现的意象便受到了限制。有些植物在一种文化里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涵,而在另一文化中,却只有字面意义,并无任何联想意义。“松”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内涵,由于松树不畏严寒,傲岸挺拔,所以经常用来象征刚直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历代文人有不少咏松的诗句,如唐朝陈子昂的“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以及陈毅的名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在英美文化中,松树只是一种树木,仅此而已。中国古代诗人也经常以“竹”为意象填词赋诗,竹子常用来比喻人正直的品格,如诗人欧阳修的名句“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这与中国南方的幽幽竹林以及中华民族经常使用竹器是分不开的。“竹”在英诗中却极为罕见,对于英国人来说,“竹子”只有指称意义,没有赋予它任何文化色彩。

中西方诗歌中所呈现的植物意象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咏“菊”王维吟“竹”,陆游赞“梅”,周敦颐写“莲”,李清照叹“黄花”等早已传为佳话。同样,英美诗人笔下的植物意象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华兹华斯颂扬“水仙”,彭斯赞美“红红的玫瑰”,惠特曼歌唱“小草”等。[2]即使要表达相同的情感,中西方诗人也会采用不同的植物意象来表达。譬如,如果要选取一种植物来象征长寿,中国诗人往往会选择“松树”而西方诗人多会选择“橡树”。中国古代诗歌里用“桃花”象征女子的美丽与爱情,而在西方诗歌中则多用“玫瑰”来表达。中国古代诗歌里用“莲花”象征高洁,西方诗歌里面则多用“百合花”等。


2.意象与山水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诗人的诗歌意象选择。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陆小海大,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克里特岛、爱琴海中的各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岸地带,海陆交错,山峦重叠,人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场所就是大海,人们无时无刻都在防备着海浪、台风和暴风雨的侵袭,由于生存本能和所生存环境恶劣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人们在心理上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因此,英美诗歌中的意象经常以大海、山川、劲风、云雾为主,体现出了一种豪放洒脱、傲视自然的阳刚之美。拜伦《赞大海》《哀希腊》,普希金《致大海》等都以极大的热情讴歌大海的壮阔与伟大。“现代美国戏剧之父”———尤金·格莱斯顿·奥尼尔,1920年的早期创作之中,至少是有12部作品以海洋为背景或直接包含航海成分的。在其作品中,大海体现了自然界伟大神秘超人的力量,它支配着人类的命运,另外海洋还标志着自由、浪漫和诗情。

中华民族的摇篮在黄河流域,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造就了中国人民的土地意识,黄河之水哺育了炎黄子孙。大自然在人们眼中是友好可亲的,只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便心满意足,对大自然感激不尽。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出现的意象常常呈现为“桑竹”“桃柳”“小桥”“流水”“小亭”“炊烟”“家禽”等。王维笔下就满是明月、清泉、嫩竹、红莲、钟声、落日等意象,色彩炫丽,境界清幽,非常具有典型性。以他的《田园乐》一诗为例:“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画家的视野,观察自然,捕捉自然物象,描绘出了一幅柳绿桃红,含雨带烟,色彩清秀,桃柳争艳的田园风光。此外,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最中间为堂堂的“中国”,近邻是愚昧落后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最外围才是“海”。所以,同样是“海”意象,在中国古人眼中要么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要么就成为“大湖”的代名词。犹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生明月,千里共潮生”,曹操《观沧海》中的“东临

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意象与时令

中西方不同的时令会影响中西方诗人对同一意象的感知和阐释。以中西诗歌中经常出现的“雨”意象为例。雨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被各个民族的诗人写入诗中。中国诗人比较喜欢写“春雨”,因为春雨与农业生产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来说,可谓“春雨贵如油”,因为它能给春耕播种带来必需的水分。苏轼曾说:“细雨足时茶户喜”,字里行间流露出与田家农户同喜的心情。而当天不下雨时,诗人们也十分焦虑:“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旱霜”(白居易《采地黄者》。中国诗人笔下的“雨”意象也会带给人们离别、思念的情绪,很少有人写道在灿烂的阳光下送别的,这是由中国南方独特的气候决定的,南方每年五六月份正是梅雨季节,绵绵不断的细雨与送别双方的绵绵情意恰好相吻合。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俞桂的“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那么,西方诗人笔下的“雨”意象又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先让我们看一首16世纪一位西方诗人所写的以“雨”为中心意象的小诗:“西风啊,你何时起,何时才把春雨洒下?上帝啊,让爱人回到我怀中,让我回到我的床榻!”这里的雨,不同于中国诗人笔下表示离


愁别绪的雨,而是一种性的隐喻。这缘于希腊神话,阿尔戈斯国王阿克里西俄斯得到神谕,说他必将死于外孙之手。于是他决心不让女儿出嫁,把公主达那厄囚禁在一座铜塔之中,里只有一个天窗。但众神之王宙斯却化作一场金雨自天而降,来与她相配,使她受孕。因此,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雨”成为性爱的隐喻,而且这种审美心理定势一旦形成便被后来的西方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所使用。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象,所以要真正理解异民族异文化的诗歌,必须了解这一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cceb13b5727a5e9856a618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