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境-理解语境,体悟语言的魅力

2024-01-14 19:00:3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语境-理解语境,体悟语言的魅力》,欢迎阅读!
语境,体悟,浅析,理解,语言
《浅析语境》

马林诺夫斯基说:“话语和坏境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坏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不再是孤立的语言单位,它是话语中的一个片段,反映的是与语境、特别是说话者相关的特定人类经验信息由于这些特定信息中包含有与物理语境语境、话语语境和共同背景知识语境相关的因素,因此理解这些特定信息也就需要这些语境的支持。

物理语境有叫做“言谈现场”,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所有的存在。话语需要与言谈现场的说话者、受话者以及说话时空及其存在正确地关联,才能准确地传递和被理解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影响到话语物理语境包涵了自然环境、地点、时间、身份、对象等因素,例如:音乐课上 老师弹了一首贝多芬的曲子,小明问小华:“你懂音乐吗?”小华:“是的”小明:“那你知道老师在弹什麼吗?”小华: “钢琴。”小明实际想问的是老师谈的是什么曲子,而小华理解成了老师在用什么工具。 老师:“小明,请上来做这2元一次方程。”小明:“老师......我只有一元钱.....”。老师所说的专有名词二元一次方程被小明理解成了二元钱做一道题。由此可见,物理语境可存在多方面的理解,这诸多因素极易使交际双方对语言形式有诸多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歧义。

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某些剧中省略的内容,并不在话语的物理语境中存在,但可以从话语语境中推出来。如在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网也。’故听之。”话中的”谁为“和回答中的“鲰生”就是使用了话语语境推出的。又如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读啊话的回答中省略了主语,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推出他们是对雪进行了想象。话语语境也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例如:“你认识昨天唱歌的人吗?”“认识,他是很火的歌星。由此可见,话语语境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常见。


共同背景知识语境是指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这个狂人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书中是这么说的:“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对么?’‘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不对?他们何以竟吃?!”“没有的事……”“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从来如此,便对么?”“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在这些对话不仅有字面意思也有深层含义,只有结合当时所处的背景来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鲁迅塑造这个人物的真正意图。他想反映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综上所述,语境的使用是情感丰富、层次分明的,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蕴。句子本身的意义,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例如:说话者是什么人,在何时何地,受话者是什么人,除此之外,言谈语境中的其他人和物,之前说过的话发生的事,只有多维度的分析,才能理解语境中句子的真正含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c30447f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