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欢迎阅读!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作者:张振玉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5期
张振玉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产生了由内至外的变化,其中一种十分明显的变化就在于财务管理的体制。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事关社会的基本构成信息,因此其财务状况不但反映了自身的管理情况,也为国家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本文关键针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及其根本意义,针对当前时期国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来分析解决和改善的策略。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从行为的本质上来说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类似,都是对于单位的资金进行管理的方式,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管理活动中的重点任务不同于企业,企业注重对于资金筹集、管理、运作等等,而事业单位由于工作内容的限制问题,不需要过分的考虑运行收益,其运行的根本目的更倾向于社会贡献的效益程度,因此其财务管理过程中更注重资金的支出管理。
就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状态。国家财政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都做出了新的限制,并细化的进行了采购、财务审查等相关的重要改革,由此也能够看出事业单位的工作与社会的现在联系。只有事业单位逐渐的规范其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体制改革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为社会建设提供更为明显的推动效果。
二、目前国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明显问题
1.财务预算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财务支出方面的管理,而支出的前提是一个科学、完善的预算工作。就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来看,通常都会一定程度的预算安排,但是有几个明显的缺陷:预算与编制的关联不紧密、预算安排不科学、预算不准确、预算的执行不到位等等。具体来说,预算在编制时需要考虑实际的需求,而事业单位由于不精于经营,因此在预算工作进行中很有可能出现目标错误,仅仅为了完成预算而进行预算,这就导致了预算工作偏离了财务管理的目标;预算的安排不科学通常表现在与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方向和工作进度结合不紧密,资金安排不科学;收支管理的预算不准确则会导致预算结果无明显参照,使预算不能起到实际的效用;对于预算应用的落实是最后一步的保障性工作,而没有强调监督的预算就完全失去了目标,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2.资金管理问题
管理机制的不深入会使得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利用率不足,影响国家宏观调控中对于某项事业单位所属的工作内容的要求,甚至会将错误管理后产生的资产盈余浪费掉。由于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管理力度低下,导致对于资产的管理不严格。在资产管理上,要加强对于财务活动申请的审核,尽量避免对于公有财产的浪费。
3.管理制度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依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规定。就国家规定方面而言具有比较完善、深入的管理措施,也施行了严密的多层级的管理法律,例如《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等。而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单位内部制度方面,许多单位存在管理制度的机构分化不完善,没有一个全面负责财务审核、监督的部门,通常由其他工作部门代为监管;人员配置不明确,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工作就相对复杂,设计方向比较多,而在人员分配时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分工的话就会导致人员工作目标不明确,最终导致工作效果滞后;工作的监督内容和方式不明确,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制度,导致财务管理中的许多审核和管理机制流于表面,未能落实到位。
4.管理人员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人员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类是人员编制不平衡,由于事业单位本身不专门倾向于经营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会将财务工作进行分派或分摊,而实际上真正的工作内容还是由专项的财务工作人员来应对,最终导致专项工作人员的负担过重,因此而产生的财务问题也就难以避免。另一类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欠缺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任用上的标准线会相对低于企业,并且没有一套相对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其培训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投入比较悠闲,因此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就可能出由专业知识不足而引发的违规违纪行为的产生。
5.支出控制问题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是与财务预算同等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当中表现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假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没有一个有效的支出管理机制,就很容易出现擅自扩大开支、提升标准、不严格执行预算等违规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运作,因此加强支出管理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实际的许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支出管理规定,反而在追求效益的经营企业中会较为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三、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提出的改善策略
1.围绕事业单位的运行目标建立预算管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预算概念在单位内部的理念贯彻,将单位的运行效益作为核心的参照目标引入;其次要不断的完善财务预算的制度,从自身的运营出发,结合国家在财务预算管理上的相关规定和政策,逐渐制定出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规定,并形成书面条文以作为今后工作的要求;最后建立起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在此方面单位进行统一的资金管理,并加强预算的有效性,为财务预算工作提供一个参照的基础,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提升资金运作的效率。另外在具体的财务预算工作过程中,要提升报告模板的规范性,最好能够设计在单位内部通用的预算报表,用于内部的审核工作,从财务管理的源头上进行改善。
2.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针对于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要建立起层级分明的管理结构,而且要保证管理结构的内在制约,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很难达到经营企业的的财务投入,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内在的制约性质。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要起到为其社会性事业做铺垫的工作,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减低或者取消这种限制。
3.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选拨、任用、培训工作
虽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投入不足,但是可以从人员的素质上进行把关,通过更高的门槛来解决管理人员任用的问题。单位可以制定特定的培训计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一些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在财务管理的管理层人员的选择中,需要建立起一个长效的考核机制,对职工的长期工作成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加强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执行情况。
4.建立财务支出的审批标准
通过合理的财务支出标准来限制腐败行为的产生,当然这种限制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工作性质来决定,并针对每个时期的各类事业单位的不同经济活动进行适时的标准调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具体的申请内容的审核,保证最大程度的限制审批规章中的漏洞。具体的审批规章和流程的制定要经过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后进行慎重的选择。
(作者单位: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bceef22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