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河南内乡县衙

2023-04-19 09:0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河南内乡县衙》,欢迎阅读!
内乡,县衙,河南,解读
解读河南——内乡县衙

有这么一句话叫“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这里的内乡指的就是咱们河南南阳的内乡县。您肯定好奇了,为什么小小的一个县城能和京城北京相提并论呢?原因就是这座沧桑朴素的古建筑——内乡县衙。

【配音】

八百多年的漫漫时光雕琢了这座宁静院落的不凡身世。饱经风霜的前世今生赋予了它卓然超群的惊世风骨。它就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

县衙指县府衙门,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通常说"县里派来的""县里来的通知"等,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都是从"县衙"派生出来的。 内乡县衙现位于河南省南阳内乡县城东大街,座北朝南。占地2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280余间。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扩建维修。明崇祯末年,又被火焚大半。此后屡修屡毁,屡毁屡修。之后30多载、22任知县全是在县察院凑合着办公。直到清光绪十八年,一位身着白鹇官服的百岁老人来到这里将其重新修缮。就有了内乡县衙现在的模样。而这位老人就是当年的五品知县张炳焘( o。章炳焘知任内乡之时,正是清朝政府最腐败、国计民生最凋敝的时期。对于当时的内乡县来说,搞这种工程是很吃力的事情。可章炳涛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主心骨”,他决意要在县衙原址重建一座办公机构。也正是这份执意坚持,才有了内乡县衙现在的模样。【黑场专场】

县衙内的大堂是举行重大典礼和重大活动的地方,也是公开审理判据犯罪的地方,堂中央设一暖阁为知县公堂,正面屏风上绘有海水朝日图。这是在中国古代官府中常见的海水朝日图,在民间也称其为出东方图。它作为中国古代的公堂背景,象征着官员清如海水,明似朝日的风骨气节。在天花板上绘有45个方格。象征天 圆,其中每一个方格内绘有一只白鹅,它标志着知县的品级。在清代官员补服文官为鸟,武官为兽,白鹇为五品文官的标志。


在暖阁面前有两块跪石。一块儿略方 一块儿略长,无论原告和被告,凡胜诉者均跪方形石,四四方方象征公平公正。堂鼓、铜棍、皮塑、兰伞、肃静牌和铜锣等用品,给庄严的大堂增添了更加森严的气氛。 要说森严,恐怕没有比监狱的氛围更浓烈的了。作为衙门,关押犯人的监狱自然是不可少的。位于大门内西北侧的监狱,墙壁厚实,房间狭小,窗户坚实,监狱分男监 女监 死囚监和狱神庙。因监狱位于整个县衙建筑群的南部,故称南监。

二堂又名琴治堂,琴堂取《吕氏春秋》鼻子贱弹琴理案之典故。所谓琴治堂,大致意思是知县一般都在弹琴伴奏中理案。 “法行无亲令行无敌,赏疑唯重罚疑为轻”其含义是指为官者在执法中要不分亲疏远近,不徇私情,公正执法,遇到疑难案件要弄清事情的真相,做到赏罚分明。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经过穿廊之后便进入了三堂院。三堂是一些不便于公开审理的隐私要案所审理的地方。三堂的楹联,上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为“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简明扼要却又富有哲理,意义深刻。 县衙院落长廊相接,厅堂轩敞,青砖铺地,布局错落有致,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的实物再现。

县是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统治全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县之长官也被人们俗称为民之父母官。“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从现存的“重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a5dd7ae2cc58bd63186bda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