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操乐府诗赏析之一二》,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曹操乐府诗赏析之一二
作者:易宛如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11期
【提 要】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都是乐府诗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曹操以诗言志,他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既继承了民歌的特色,又有自己的创新,简约而真切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后世的乐府诗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不揣浅陋,拟就曹操乐府诗赏析略陈管见,不妥之处,亦望方家给予斧正。 【关键词】曹操 乐府诗 赏析
据史载,文武双全的曹操,经常登高必赋,横槊赋诗,而且其诗多为古乐府诗体,“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具有很大的社会传唱度。在他的影响下,其子曹丕、曹植以及与“三曹”交游的王粲、陈琳、刘桢等建安文人都善辞章音乐,使文人乐府诗获得了空前发展,推动了魏晋文学彬彬之盛的景象。
曹操传世诗作二十余篇,均为乐府诗体,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譬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等等。相较于汉末之前的乐府诗,曹操的诗风更为自由,往往突破乐府诗受制于既有题材和音乐的程式藩篱,以旧式曲牌咏颂新的内容。如《陌上桑》本是民俗小调,讲述的是采桑女子与调戏自己的官吏周旋的故事,但曹操却将此曲化为游仙诗,抒发自己追慕神仙的情思,极大地创新了原曲牌的题材内容。《薤露行》《蒿里行》本是哀婉的丧歌,晋朝人崔豹考云,齐国相田横自杀后,其“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归于蒿里。故有二章。”而曹操却能借由此二题,叙述董卓入洛阳“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的历史时事,表达自己哀矜乱世百姓之情。诗句内容与挽歌形式贴切统一,却又丝毫无泥古之感,可见曹操确实是一位创新性的文学奇才。
曹操乐府诗有五言、四言、杂言三种。其中,四言诗自《诗经》始,已逾千年,形式僵化,佳作难觅。但是,曹公似乎偏爱这种古板的诗体,并投入了相当大的创作激情,竟使其焕发新生。沈德潜评论叹称道:“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如世人诵咏至今的《短歌行》,便是工整绝好的四言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多么明快工整啊!反复读之,口有余香。明代诗评者钟惺曾有赞叹:“四言至此,出脱《三百篇》殆尽。此其心手不粘带处。”曹操腹有诗华,经典信手拈来,“青青子衿”“呦呦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鸣”虽出于诗经三百篇,“而毕竟一毫不似,其妙难言”。能够用经典语句,开四言妙境,可见曹操熟读经义的文化基础和力图创新的文学境界。当代文学评论家萧涤非也曾被此诗折服,认为“四言简短,易为板垛,而操此作,不惟语句自然,且气魄雄伟,音调壮阔,故不可及。” 另一首公认的四言诗代表作,就是《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联想到人生岁月枯荣,服膺天命的同时,却又抒发着作者抗击命运的志向情怀。顿挫有力的四言诗句,颇似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音符节奏,难怪清朝人陈祚明在《采菽堂诗集》中点评《龟虽寿》“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调,故是绝唱”。曹公诗内在的音节魅力,从《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一则有趣故事中也能窥见一斑。据说晋人王敦喝酒后,一旦辄咏“老骥伏枥”四句,便会壮怀激烈,以如意敲打唾壶,致使家中壶口尽缺。
就诗体而言,乐府四言诗多为抒怀之作,而五言及杂体长短句在乐府诗中则是叙事诗体,这正好与曹操喜用古诗记录当时史实,抒发理想的现实主义文学立场相契合。所以,他的存诗里,有超过一半的五言诗和五言杂体诗。被后世称道的佳作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秋胡行》《却东西门行》等,大多是诗人在行军马背上感叹军士之苦累、百姓之颠沛、时世之动荡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透过这些诗作,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眼中那一幅幅真实的东汉末年频繁战乱的历史镜像。如《薤露行》就叙说了曹操对末年乱世的观察理解。诗人认为汉失于用人,“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紧接着讽刺了“沐猴而冠带”的何进,因“犹豫不敢断”败于宦官张让,终至董卓“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少帝刘辩被杀,“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国乱家丧,百姓唯有“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曹操在战争中记录时事,反思现实,感怀伤民,“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用老笔直断历史,同时又让人悲感填胸,诗人曹操确是陈祚明所称“此第一高手”也。
另外一首反映曹操悲慨现实的五言佳作,就是《苦寒行》。清人吴淇认为“魏武雄盖一世,横槊赋诗,其所为《短歌》《苦寒》二篇,直欲夺汉家两风之坐”,具有极高的诗歌技巧。此诗是曹操于建安十一年春,亲率大军北上太行山,征讨袁绍的外甥高干时所作的乐府诗。诗人在头四句中有感于太行险境,“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吴淇认为这种写法非常绝妙,不同于诗家的写寒常法,“此诗未写风雪,先写太行之险,所谓骇不存之地,进退两难,则寒不可避,方是苦也。”道路难行,人烟稀少,只见“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的苦寒情绪在巧妙的白描中滋生蔓延。但是,苦寒更是军士们对战争的无可奈何,“延颈长叹息”。此时天色己晚,水深桥断,迷路徘徊。行军多日,虽“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但还是得“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征人之苦,淋漓尽致。诗尾处,诗人援引了周公东征,战士思乡的典故,两句“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让全诗的悲慨气氛达到顶点。王夫之正是觉得诗人取境阔远,写景悲壮,用笔沉郁,方用“绝好”二字评论《苦寒行》。
自由创新的诗风,让曹操获有“千古诗人第一之祖”之名。他在四言、五言乐府诗体中都有传世佳作,显示出高深的创作造诣。而其诗作艺术风格上的最为重要的特点,便是古直悲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评论来自于南朝梁人钟嵘。他在《诗品》中说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此后基本成为论及曹操诗作的共识性看法。唐人元稹说曹操“抑扬冤哀存离之作,尤极于古”,而明人王世贞亦称“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像《短歌行》《苦寒行》等这种表现军旅题材的乐府诗,曹操往往用笔古直,气韵深沉,用质朴白描的手法展现出壮阔历史中的悲怆。
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以征战为题材的作品慕古悲凉之外,曹操的游仙诗中也流露出悲哀苍凉之意。曹操的游仙诗,均为晚年所写,多是描述天上仙境,与神仙逍遥同游。汉人敬畏鬼神,帝王诗人也如此。一方面感受到人生迟暮,幻想用仙游手段延长寿命,而另一方面多年军征又让诗人清醒明白,人生无常,死亡常在。年迈的惆怅,化作诗作中的忧伤。悲叹年寿不永,而事业未竟,往往成为曹操游仙诗中的主题。如《精列》中的“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感叹壮士暮年,“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希望“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又如《秋胡行·愿等泰华山》,诗人向往逍遥的昆仑蓬莱之境,“飘遥八极,与神人俱”,但这并不是一种超越的宗教思维。因为诗人“思得神药”,延长寿命,其原因在于“不戚年往,忧世不治”。诗作中虽能与仙同游,但并未获得真正的逍遥解脱,反而当读出那种在短暂的生命面前依然保持的救世情怀后,不禁让人唏嘘悲凉。
当然,曹操诗中的悲凉,总体上并没有暮年之意,古直的笔法反而让他的诗句里更有一种奋发向上之劲。如《短歌行》中虽然“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但曹操依旧思索的是如何不拘一格招攬人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事业之忧使得曹操向“一饭三吐哺”的周公学习,“天下归心”的治世理想,让他的诗歌里总带着那种雄健之情。宋人敖陶孙在评论曹操诗时指出:“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这两个二字评得真好!历经战火与权谋淬炼的魏武帝,从来就不可能真正消沉,悲凉的诗句难掩其沉雄的济世情怀。
(通信地址:430000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8)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a05fc9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