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谈《诫子书》的教学设计

2022-04-11 03:10: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敏谈《诫子书》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子书,教学设计,黄敏,谈《诫
《诫子书》教学设计与思考

20178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东北师大附中黄敏,首先感谢潘老师的信任,感谢市教研室给我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就新教材中的新篇章进行备课交流。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与交流的是《诫子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我将从文本概要、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教学设计教学思考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文本概要

《诫子书》是新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它是诸葛亮在五十四岁去逝这一年写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从修身、立志、为学与成才等多方面对儿子进行告诫,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是诸葛亮一生的经验总结,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在为人处世,为学教子方面的思考,是中国代家训思想的结晶。 二、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文本特点:篇幅短小,内涵深刻,思路清晰,读来朗朗上口,内容方面可以从文章主旨、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的家训思想、中国古代的家训文化等多个角度明确教学点。

2.教材特点与单元目标:本套教材采用的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既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又保证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如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理清作者思路”,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是“思路要清晰”

3.学生特点:七年级上的学生文言实词掌握得少,文言文感知能力薄弱,本课之前,学生在教材中只学过《世说新语两则》和《论语十二章》两课文言文。但是他们朗读和参与课堂的热情高。 本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的原则,综合考虑上述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进一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词语和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主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感受传统文化熏陶,结合自身成长思考其现实意义。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设计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教学设计中的几个主要环节—— (一)导入

幻灯展示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上偏能用火攻”同学们,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学生会很快判断出是诸葛亮,在讲述判断依据时会提到诸葛亮摆八阵图、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报刘备三顾之恩等)从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诸葛亮?——学生可能回答足智多谋、政军事才能卓越、忠心耿耿等等——教师总结,这是军政大事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要走进诸葛亮的文字《诫子书》,看看作为一个父亲的诸葛亮又是一个怎样形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对联凝练整齐的语言会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于课堂,迅速进入课堂情境,同时,此联能使学生迅速回顾对诸葛亮的原有印象,既引出课文又完成作者简介,其忠臣贤相的形象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敬意为课堂进一步的理解分析做好情感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二)充分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本文抽象的道理、议论性的语言所形成的难点非朗读不能解也,除传统的范读与学生个体朗读以外,可以融入师生合作朗读的环节,师生可以做如下分工——

师:夫君子之行,

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师: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女: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在合作朗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语气和节奏的处理,使七年级的学生更具体地感知文言文的朗读


节奏,分工与合作中会使气氛较严肃的文言文课堂师生距离拉近,学生的朗读精力更集中,同时在分工时有意将所有的骈句分给学生读,便于学生感受名句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魅力。 (三)以问题带理解,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年级的学生接受议论性的文章本身是有困难的,如果直接布置翻译任务会让学生有为了翻译而翻译的负担感,而且课文中的很多关键词的意思仍然是抽象的,翻译并不能体会真正内涵,而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字面大体含义学生是可能理解的,因此如果以问题带翻译,学生会在结合注释的回答问题中找到小小的成就感,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使翻译在问题探讨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具体:

1.结合注释(1)所谓“诫子书”是诸葛亮作为父亲劝勉儿子的书信,文中哪句话最明显地流露出了一个父亲劝诫时的心情?

——根据句式和标点,最后一句“将复何及”将进入学生视野。请学生翻译此句并说说此此句流露出作者什么心情?

“又怎么来得及啊”,一个父亲满怀期望、迫切、担忧的心情流露出来,父亲担心什么?又迫切期望什么?学生通过翻译此句会明确父亲担心儿子费时光,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此处补充:公元234年,也就是写作本文的同一年,在给兄长诸葛谨的信中,诸葛亮写到:瞻今已8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里的“重器”意为国之栋梁,“恐不为重器”正如本文中所言担忧其不接世。

2.思考:为什么聪明可爱,父亲竟有这样的担忧?

——过于早成过早显露才华,容易形成骄傲自满浮躁放纵的情绪,从而阻碍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同年诸葛亮便因积劳成疾病逝军中,虽然不能确定此文是不是就写于临终前,但诸葛亮深知他很难陪伴八岁的儿子走到成年。

3.所以第三个问题小组研讨:为了让儿子能不因早成而不成器,诸葛亮提出了哪些告诫?哪一点告诫是最核心的?为什么?

这个问题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学生明确了本文的诫子目的后,寻找作者的告诫点的过程实际是完成了课文其他部分的翻译,在梳理这些告诫点的关系中,将明确全文的行文思路,明确全文的主旨,从而落实本课的教学重点。具体来说: 1学生能找到的告诫点有:

不能因聪明就淫慢,因为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不能因有才就险躁,因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要用心于学,因为非学无以广才; 要有志向,因为非志无以成学;

要淡泊宁静,因为这样才能明确志向,并且达到大远目标 要静、俭修身养德。 由此总结,诸葛亮认为,“成器”的要素是修身养德,立志学习增长才干。 2在师生探讨哪一点是核心的过程中,学生能较容易发现的关系是:

①文章是先说应该怎样做,后说不应该怎样做,在正反论述的过程中核心点应该在前面。 ②根据课文能梳理出静——志——学——才的关系。

3教师通过追问深入理解以下问题:什么是“静”?它与文中的“俭”“淡泊”“宁静”有什么联系? ①结合注释,宁静也是静,人在成才中会受到哪些不良杂念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影响他成为大器呢? 此处一方面可让学生联系自身考虑,另一方面可举方仲永的反例,可联系诸葛亮年轻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正例,最终明确物质金钱地位的追求,不良的嗜好等,使人不能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所以“淡泊”也是“静”

而“俭”即对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并不以物质为追求,作者认为这样才能养德,此处可以联系以下内容辅助理解——

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俭则无欲,无欲则刚”林则徐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诸葛亮遗表: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诸葛遗命葬于汉中定军山因山而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让人想起托尔斯泰世间最美的坟墓。所以“俭”不是吝啬,是高尚精神追求对世俗物质追求的排斥,这个意义上来说,俭是淡泊,


也是一种静。

②由此明确本文的行文思路:(已手写在课文背后)最核心的告诫就是希望儿子有一个“静”的心态,修身养德。

(四)联系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学生自身成长,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1.诸葛亮希望儿子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此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明确本文诫子思想的传统文化意义。在与学生的交流与碰撞中引导学生明确: 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有用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

诸葛亮当年躬耕陇亩,心忧天下。以管仲、乐毅自比,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斗转星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浩然之志和济世之才,已经在那青山绿水间浑然成就,作为蜀国丞相,身后没有留下一分私产,留下的只是千古流芳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接世”,是在儒家文化濡染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入仕为官不是为了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大学》里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价值,是传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

到此完成本课的板书。(幻灯呈现板书)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

2.补充资料思考现实: 八岁的诸葛瞻牢记父亲的告诫,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实现了儒家“文死谏,武死战”的格言,没有辜负父亲当年在《诫子书》中殷切期望,这种期望不仅影响诸葛家族,后来历代家教如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代的《太公家教》、北宋司马光的《家范》、明清之际学者孙奇逢的《教子家训》、清代教育家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诸葛亮教子育人思想的启示和影响。

即便到今天我们的成长仍然能从中受益,我们在学习成长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反观自己的学习生活,如果选一句话来告诫自己,你会选哪句话?为什么?

学习文言文,感受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取其精华,学以致用。七年级的学生对本文所传达出的君子之行,古代士大夫的人生追求未必真正理解,但是通过课堂学生能联系自己学习与成长找到哪怕一个小的契合点使自己对成长与学习有些许思考与是重要的收获。此问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如有没有理想,学习时总会受到哪些干扰、是否总是好高骛远等方面畅谈思考,使本课教学既能走进传统文化又能走回现实生活,有一个接地气的教学落脚点,突破教学难点。

3.本课作业:除背诵作业以外,可以阅读《诫外甥书》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家教思想。可做课外练笔,如:给诸葛先生写一封信,谈谈你本课之后的思考,题目自拟;也可对比诸葛先生的告诫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针对自己某点不足,写一篇《诫己书》。也可以做资料收集,找一找体现古代文人积极入仕的“接世”思想的诗文事等,做一次交流活动。其目的是将本课带给学生的思考由课上迁移到课下,增强本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学思考

本课教学设计,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梳理为核心,以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为补充,以教材特点和单元目标为参考,力求通过课上朗读、讨论,课下背诵与写作,使刚入初中的学生不仅进一步感知文言文形式上言简意丰,骈散结合的魅力,更能在品读与思考中初步触碰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志存高远,比如责任与担当,比如淡泊与宁静。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更应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更何况,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中,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三个方面本课均有涉及。因此深入挖掘本课的文化内涵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当然,上述内容均属预设,七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在教学教学实践中一定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还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a5d005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