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年的作文元旦节习俗及来历

2022-06-01 08:07: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新年的作文元旦节习俗及来历》,欢迎阅读!
来历,习俗,元旦,作文,新年


有关新年的作文:元旦节习俗及来历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一样。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元前1XX)汉武帝承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根本上仍旧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2022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争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打算使用公历,把公历1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肯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闹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受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进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赏赐而进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




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答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庆祝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纳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后,西汉初期推行“疗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进展,社会秩序比拟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进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展。随着社会的进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消失,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沟通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慢慢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奇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消遣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快、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消遣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庆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相互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




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消遣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消遣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善地融合起来,为集中展现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91270e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