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王佐良的翻译观》,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王佐良的翻译观
作者:林小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
1、引言
王佐良的翻译观可以概括为两点:即透彻理解原作和灵活运用语言表达。其译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理解深刻,语言自然,在遣词造句上见功夫,在文体风格上更能统观全局,牢牢把握原作的基调,真正实现了“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王佐良1989:3)
2、王佐良的诗歌翻译思想
2.1 独特的选材观。
王佐良先生一生翻译过的很多著名诗篇都是经过他严格地挑选后才进行翻译的。在选材上,他曾经说过,译者应该译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无所不译必然导致劣译。他说,翻译是一个让译者适应他人风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往译作中施加自己个性的过程。所以,他在翻译彭斯的诗歌时,感悟到了彭斯在诗里体现的情感:“他一生坎坷,但是他活得生龙活虎一般,不向权贵低头,对社会有理想,对爱人和友伴充满着热情,绝大多数的作品所表达的是这样热腾腾的生活感。”(王佐良1997,80)这样他将这种对原诗作者的感情忠实地抒发在笔端,将一个活灵活现的不向权贵低头,有理想,充满着热情的彭斯就跃然纸上了。 2.2 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
也就是说,诗歌翻译需要译者的诗才。“通常一个译者只适宜于译某一类作品。我认为他应该只译那一类,而不要什么都译。翻译家兼诗人查良铮先生译出的《唐璜》非常有名,他也写出了《冬》这样著名的诗。”因此,王佐良认为,如果一个诗歌译者没有全面地理解这些要素和在诗歌翻译中与其意义相关的其他一些因素,他就不能进行翻译。 2.3 诗歌可译。
王佐良从事最多的是诗歌翻译,其翻译思想主要形成于几十年的诗歌翻译生涯。王佐良认为:诗歌翻译是有所失,也有所得的。诗的韵、行、词、字数、旬式和速度都有不少困惑,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的来说是得大于失。在译诗的方法上,王佐良走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以诗译诗。他不喜复杂的理论,认为应该“尽可能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都是顺译和直译的结合;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王佐良1989:3)。
诗歌中常用方言,处理方言问题就成了一个难题。他译彭斯(Robert Burns)诗六十几首。彭斯的诗多用苏格兰方言写成,套用苏格兰传统的歌谣曲调,如广为吟唱的Auld Lang Syne,(《往昔的好时光》),是地道的苏格兰特色。王佐良译彭斯诗时,坚持用普通话口语的词汇和句法翻译原诗,十分注意措辞和韵脚排列,如A Red,Red Rose,他将题目译作《一朵红红的玫瑰》。他认识到为读者着想,让他们读得懂、读得顺,都是一个译者需要考虑到的。
3、王佐良的译者观
3.1 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素质
王佐良认为,中国的翻译家们都有着一个特有的传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翻译了许多重要的著作。他对我国翻译前辈的翻译目的作了这样的总结:翻译前辈中的有心人总是在寻找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东西,从起初的资本主义理论和爱国主义,一直到后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王佐良1989:23)
王佐良指出“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几乎所有的有着敬业精神的译者都有着深切的感受,那就是边学习,边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自己的翻译经验,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发展。 3.2 译者的翻译方法
王佐良的翻译作品中,翻译方法也是因作品和接受者而异。在他翻译培根的散文时,采用的是“浅近的文言文”,这是因为“培根是一个善写警句的散文家,文字紧凑,又有一点古奥。”(王佐良1989:69)因此,王佐良的译法极大地保持了原文的风貌,译文里更是警句迭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对照原文0f Study: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ement anddisposition of business.)无论字数多少,句式排列,措辞雅俗都如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结束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0cb2a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