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欢迎阅读!
崇高与壮美的差异性
【摘要】通过对崇高与壮美的比较,可以得出二者的差异性的审美范畴的结论。
壮美和优美虽有侧重,但可兼容。
【关键词】崇高 壮美 优美 差异性 审美范畴 【正文】
崇高和壮美或优美是美学领域中两大范畴和极为重要的命题。看似优美与壮美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其实二者有相融与统一的地方。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古代都对崇高或壮美进行过多方面的美学探讨,但不少人只注意到崇高和壮美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差异性,易使人们对崇高和壮美相混同。崇高的观念由于东西方文化渊源、审美心态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迥异的审美风格。 一、崇高的含义、类型和范畴
什么是崇高,《论崇高》作者朗吉努斯说:“崇高是绝妙的表达”。崇高风格有五个条件,一是掌握庄严伟大的思想的能力,二是强烈的受激动的热情,三是修辞格的妥当运用,四是运用高雅的措辞,五是文章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朗吉努斯还说崇高有二大组成部分,即诗人的精神心灵或品质和他的修辞技巧。① 从古今中外的审美实际来看,广义的崇高或壮美主要包括狭义的崇高、狭义的壮美与悲剧性艺术三大不同的类型,各大类型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细小类别。季水河先生曾就外部形态、内在精神、审美效果和主体地位四个方面联系中外美学实际区分了崇高与壮美的异同,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并从二者的联结渗透上认为“崇高——可向壮美转化,壮美——蕴含崇高的意味”。这是目前所知对狭义崇高和狭义壮美的异同综合以往多方面成果区分最细致深刻的论文。他认为,从外部特征看,崇高的审美对象大都呈现出一种险峻奇崛的气势,壮美的审美对象大都具有雄伟壮阔的外观;从内部精神看,崇高主要是浑厚凝重的意蕴,壮美具有刚强坚毅的品格;从审美效果看,崇高产生的是悲壮惊惧的美感,壮美产生的是恢弘豪迈的美感;从主体地位看,崇高是的本质力量否定性的实现,壮美是人的本质力量肯定性的实现。②
在《论崇高》中,朗吉弩斯触及到了崇高的心理形式及其根源等问题,认为崇高的思想来自高尚的心灵,崇高不在于合情合理地说服读者如何理智,而在于超越读者的理智并使之惊叹不已;然后朗吉弩斯又分析了崇高产生的根源,认为崇高风格有五个真正的源泉: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构思与辞格
的藻饰、高雅的措词,把前四者联系成为整体的尊严和高雅的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因素。其用意是从庄严而伟大的思想上来界定文学的崇高,把崇高与思想、心灵联系起来。由此可知,朗吉弩斯所讲的崇高虽然是文学上的崇高,但却指向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它根源于主体的心灵,是主观精神性的东西。③ 二、“优美与壮美”的相融性、统一性
优美是由在空间形态上娇小、在时间中运动舒慢、力量显得微弱、质态显得妩媚的对象构成的。壮美是由在壮美是空间形态上的巨大的,在时间中的运动速度、力量显得强大、质态显得粗犷的对象所构成。席勒说:“优美和壮美是两种神性,优美是妩媚的女神,壮美是道德的象征。”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优美与壮美”审美范畴受中国古代《易传》哲学思想的影响,二者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强调其相融性、统一性,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二者不可偏废。而西方美学中崇高与美是对立的,这与西方强调“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有关,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状态,人要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在不可知的命运面前,人不是俯首称奴,而是积极的抗争,高扬人的尊严和主体理性力量。崇高是审美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崇高中充满了矛盾,且将矛盾各方面的对立冲突推向了极端,矛盾的分裂、对抗和转化、生成都处于质变状态,崇高的运动形式明显表现出突发性、动荡性、激烈性。而中国古典美和艺术受儒道等家倡导的“天人合一”、“ 中和之美”等观念的影响,缺乏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即使有了某种程度的矛盾对立,也不会把这种对立和斗争推到极端,而是淡化和解这种矛盾,因此缺少斗争的尖锐性和彻底性。因而在强调和谐美的制约下,中国缺乏西方美学史上的悲剧与崇高。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一般地说,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它仍是和谐美的一种,是阳刚之美。壮美与优美相比,虽有更多矛盾、对立的因素,也会给人带来压抑、紧张、惊讶和振奋,但与崇高相比,它又更多地强调均衡、和谐和自由,它偏重于阳,但阴阳相济,偏重于柔,但柔中有刚。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形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优美的形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④ 三、壮美、崇高的差异性
第一,从事物运动的形态来看,崇高处于激烈动荡、显著变动的状态,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内容与形式处于极端的对立冲突中。它表现为无限的内容要冲破有限的感性形式,从而压倒形式,感性客体先行暂时威压着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90c473b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