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观课报告

2022-07-20 04:13: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猫》观课报告》,欢迎阅读!
报告
《猫》观课报告



听了庞老师讲授的郑振铎先生的《猫》一课,受益匪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猫》一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家里三只小猫的故事,主要表现了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真挚感人。庞老师用她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课堂打造成了一场文字的盛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善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而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有了情感的感悟和心灵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庞老师在课堂中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吸引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中。

庞老师在执教《猫》这一课时,先用猫的口吻讲述了第一只猫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种形式,从来历,待遇等方面来介绍第二、三只猫的故事,形象可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品味感知课文语言,挖掘文章的主题。通过“这真是只——的猫,不信,你看———”的语句对文中的语言进行赏析解读。然后从“冤假错案”重点分析第三只猫的故事,一个问题让学生归纳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又极好地理清了文章的线索!紧接老师又问了:“芙蓉鸟事件”,“我”判断是可怜猫吃了芙蓉鸟的依据是什么?谁能找出这些句子?很快的,学生又找出了“那只猫对着这对黄鸟…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嘴里还吃着什么。”说明自己在证据确凿下处理的猜测理由。“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这一个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我们平常老师的眼里中,它无非就是一强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顶多读两遍,然后草草打发!然而,庞老师却在这句子上还增加提醒同学要注意修辞手法。“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妻子的话加速“我”的肯定,让学生分析改成陈述句效果会不会好些?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写作语感,促使学生写作不再千篇一律的陈述。接下来请同学找出促使“我”造成冤案的内生原因,学生自己归,不喜欢这只猫,那是什么使“我”不喜欢这只猫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体现新课标要求,教师教的主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来历、外形、性情等”。问题引导:


到底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在教师与学生这样一问一答中轻松把课文重点解决。最好庞老师将课文进行了延伸拓展,深化了课文内涵。和平共处是人与自然的生存之道,提高学生热爱自然,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情感。教师就是运用这种“敏感”引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人性灵动的语言,是充盈智慧的语言。所以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都需要阅读者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8e37c7d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