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严羽《沧浪诗话》

2022-11-30 06:19: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严羽《沧浪诗话》》,欢迎阅读!
沧浪,诗话,严羽《
浅谈严羽《沧浪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章,合为一卷。《诗辨》是全书的总纲,是严羽对诗歌的基本见解与理论《诗体》记述历代诗体,并按体裁、时代和风气对诗体作出分类;《诗法》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基本观点。《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章、写作年代和撰人进行考辨,比较琐碎,偶尔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正由于此,它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其中《诗辨》最为重要,《诗评》《诗法》和《诗证》亦多有可取之处.全书主旨是为了反对宋代存在的违背艺术规律的诗风,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强调诗与议论、说理文字的区,即诗不同于理性思维的审美特征。作者对此书甚为自负,认为是“自家实证实悟”之作,“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诗辨》一门是全书总纲, 鲜明地提出了论诗宗旨,大要在一“识"字。因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以“学诗者以识为主”“识”的内涵,即是当时人常用的“禅"“悟”。由有识而得妙悟,又有妙悟而通于禅道.具体 说来,便是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的效法对象,加以深刻透彻的领悟,才能达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高艺术境界。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严羽论诗的基本方法是借禅理以喻诗、说诗。

《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它把宋诗的演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沿袭唐人,至苏轼、黄庭坚“始自出已意”,变革唐风,南宋中叶以后又转向晚唐学习。它对于宋诗的变唐很不以为然,尤其反对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作风,谓其并不理解诗歌的特,违背了诗学的传统。对于“四灵”和江湖诗人的倡导晚唐,它也认为“止入声闻辟支之果”,未进入“大乘正法眼”(《诗辨》)。根据这样的情况,《诗话》


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诗辨》云:“夫诗有别材(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著述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才",则是指诗人能够感受以至创作出具有这样审美属性的诗歌作品的特殊才能,也正是艺术活动不同于一般读书穷理工夫之所在。“别才”和“别趣"紧密相关.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非关书”“非关理”,或者也叫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这就是严羽论诗的基本宗旨。

严羽的诗歌理论与当时诗歌的发展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对江西诗派过多地讲究“出处”“来历”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作诗方法,一般江湖诗人都是持批评态度的。 而以“四灵”为代表,通过标榜晚唐诗,已经带有对宋诗的知性倾向加以反拨的意味。但严羽比他们高明的地方在于:第一,严羽的诗论虽然带有札记、语录式的特点,论说并不周详(这可能与他受禅宗影响有关)但他还是能够从一定理论高度上对诗歌的某些关键问题作总体把握,这是当时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第二,对于诗歌取法的对象,“四灵"是专注姚、贾,刘克庄以后的诗人虽范围有所扩大,但仍局限在中晚唐,或至多加上个别盛唐诗人。而严羽虽然最推崇盛唐,同时却主张“从上做下”,要求对汉魏六朝、初、盛、中、唐诗,乃至被他批评的苏轼、黄庭坚,都要加以关注,不可偏废。这样的眼光当然更全面公允.第三,学习古人的方法来说,江湖诗人大多数是停留在学习别、具体诗人的诗风以及写作手法上,模仿的痕迹仍然很深,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严羽则要求在熟读细参、多方吸取的基础上从“悟”而入,虽然他对个人独创的强调不够,仍没有跳出古人窠臼,但毕竟以“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这样的见解提出了融汇贯通、以我为主的学习方法。第四,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妙悟”一说,实际上涉及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欣赏心理中最核心的直觉体验与感悟等问题。虽然他未能深入分析这种心理活动的真正内涵与科学理,但毕竟比较敏锐地从禅悟上体会到诗歌的构思与欣赏都与逻辑思维不同,不是知识积累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分析的结果;诗歌的语言,在根本上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暗示性的。

总之,《沧浪诗话》的影响很大: 一方面, 它推动了后世特别是明代诗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89db881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