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

2022-12-27 10:05: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练习,答案
--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 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

(2)《孟子》是记录 孟轲及其弟子 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3)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 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有所不 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 得同“德”,感激 同“欤”,语气词,吗 4、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原来,从前

三、古今异义词

1、一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义:豆子

2、非独贤者有心也 古义: 这,这样 今义:对;正确

3、万于我何 古义: 古代的量器 今义:指用于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古义:益处 今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4、是亦不可以 古义:停止,放弃 今义:已经

5行道之人弗受 古义:过路的饥民 今义:在路上走的人 6、则凡可以得生者 古义:能够用来 今义:表许可;能够 7、故有所不辟也 古义:祸患,灾难 今义:忧虑

四、词类活用

1、由是则而有不用也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2尔而与之 用脚踢 3、所识穷乏者我与 同“德”,感激

五、一词多义

1、是 非独贤者有心也 这样 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看来

2、为 身死而不受 为了 宫室之美 为了 接受 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

3、得 二者不可 得到 所识穷乏者我与同“德”,感激 道多助 施行 4、加 万钟于我何 益处 弗敢 虚报 而山不 增加 5、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 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 给予 6、于 所欲有甚生者 万钟我何加焉

7、则 得之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

六、重点实词

1、鱼我所也(想要,喜欢 ) 2、二者不可得兼(同时获得 ) 3、故不为苟得(苟且取得

--


--

4、死亦我所(厌恶)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 ) 6非独贤者(不单,不仅 )

7、贤者能勿丧(不丧失 8、一(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9呼尔而与之(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10、乞人不屑(不愿意接受 11、万钟与我何加焉(丰厚的俸禄 )(有什么益处12、妻妾之侍奉 3、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

七、划分朗读节奏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八、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一个人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反问句)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人家,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 (6)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会做苟且偷生的事。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你轻蔑的,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8)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就接受了。 九、走进文本

1、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生命),熊掌比喻义(正义)

2、本文反复论证什么观点?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1)舍生而取义者也(2)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此”指什么? “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义),所恶有甚于死者(不义) “此”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6、本文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7(1)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不辩礼义”地接受万钟是为了:

2)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8、文中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请你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1)正义(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2)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8407bed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f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