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社会主要矛盾》,欢迎阅读!
小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社会主要矛盾
【摘要】在最近的教学中,讲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6年5月版)一课时,同学们对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理解不是十分的清楚。有些同学甚至就直接指出了前者对于后者的决定作用。那么,怎样来看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作用呢?本文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三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的变化则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中国社会性质 决定 社会主要矛盾
在最近的教学中,讲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6年5月版)一课时,同学们对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理解不是十分的清楚。有些同学甚至就直接指出了前者对于后者的决定作用。那么,怎样来看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作用呢?
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向阳在《近史宏观研究若干概念的混乱》一文中,就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二者作了一些解析。认为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两个概念极为相似或相近,但他们毕竟是属于不同逻辑范畴的不同概念。社会形态概念的字面涵义是指社会的形式和样态,其逻辑涵义则是指具有特定历史内涵及相应的外在形态和样态的社会类型或社会机体;社会性质字面涵义指的是社会属性和质态,其逻辑涵义指一定社会类型或社会有机体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也就是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针对二者的异同,作者进一步指出:社会形态概念是对总体社会一定层次或较高层次的抽象概括,社会性质概念则是对总体社会最高层次的抽象概括。因此,社会形态具有相对具体、外在、直观、动态和多样的特征,社会性质则具有相对抽象、内在、含蓄、静态和单一的特征。二者都是对一定的总体社会在不同逻辑层次上的抽象概括,即具有对象的同一性。
正如陈向阳所说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两概念极为相似或相近,只是其逻辑范畴不同而已。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都是对一定的总体社会在层次上的抽象概括,即具有对象的同一性。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都指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克思主义早期经典作家严格地将社会性质界定于社会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即指社会形态.学者宋德华认为:“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半封建’,又是‘半封建’基础上的‘半殖民地’,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所特有的性质或形态。”
所以,在近代宏观研究中,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作为一般概念表述时,人们常常把二者直接等同起来.社会性质即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即社会性质.在具体运用时,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同时被赋予了同一涵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兼指社会
性质与社会形态。
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讲鸦片战争的影响,说到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有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把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相对应,说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亦指社会形态。那么,这里就使用了社会性质即社会形态一说:社会性质即社会形态,即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显然,把社会性质的概念弄懂,将有助于理清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1992年聂希斌发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一文中指出: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因此,无论是“半殖民地”,还是“半封建”,都应当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来把握和理解,都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定内容和属性。聂先生的观点很明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不是单独指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而是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体,是无法分割开来的。那么,就来看看其对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所起的决定作用:
在经济上,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且有时还很突出。从经济结构来看,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后期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自然经济遭到了解体。从阶级关系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从先前存在的阶级中又相继分化出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这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单纯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所以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的表述。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一直没有发生过改变。皇帝享有绝对的权威,臣民只有服从,国家是皇帝的财产。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中国在司法,领海,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极力干涉和控制中国,中国开始失去其独立自主的地位。清政府腐败无能,体制腐败不堪,加上西方政治民主化之风的兴起,中国人民都为打倒腐朽的专制统治,摆脱专制而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救亡运动。这表现在中国人民极力反对资本主义的入侵,也反对本国的封建腐朽专制统治方面,中国人民需要真正的自由……
在文化上,近代中国是外来的西方新式文化和固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激烈碰撞并交融的时期。西方文化的东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中国旧有的纲常名教、封建伦理越来越受到国人的抨击,从器物求新,道唯存旧的“中体西用”与国粹思想的较量,再到“全盘西化”的风起,在中国迫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下,中国人民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了东学与西学的真正关系。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文化及各种观念闯入中国的过程中,
保守与开放,落后与进步,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始终进行着。
从以上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以前的单一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状况演变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许多矛盾交错、并相互影响的状况,而在这许多的矛盾中,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成了两大主要矛盾。
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的变化则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干问题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3期.
[2] 李时岳.《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1期.
[3] 刘振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探讨述评》,《历史研究》1999年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7ba49fe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