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雷锋(百科上的)》,欢迎阅读!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今望城区雷锋镇)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曾为他三次题词。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人无数,一部《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发扬了社会主义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被一根杆子砸到,当场昏倒,经202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年仅22岁 苦难童年
1940年12月18日出生,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奶奶、爷爷、父亲、母亲、哥哥,弟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的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雷锋3岁那年冬天年关时,地主唐四滚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病情加重,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国民党抓去,遭到毒打,造成内伤和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不幸逝世。
哥哥雷正德,十二岁时外出当了童工,在繁重劳动的折磨下得了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又无钱医治,没几天就死去了。弟弟也因为饥饿而死去。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
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过于贫穷,父母没能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奶妈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张元满被地主唐四滚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运柴回来时,被谭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要雷锋把柴运到她家,雷锋不肯,可那地主婆看见了雷锋的砍刀,就用它冲着雷锋的手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雪上。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他大声叫道:“总有一天,我要报仇!”这就是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的原因。 翻身少年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参加工作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就职。同年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参军入伍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参军入伍。
他身高只有1.54米,有点胖,娃娃脸,眉毛粗,眼睛大,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努力钻研技术,后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因公殉职
由于运输时耽搁了大量时间,雷锋同志因公牺牲了,年仅22岁。雷锋出事的现场1962年上午10点多钟,雷锋指挥卡车转弯;雷锋被倒下的木杆砸在左太阳穴。
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到略却烈士陵园。(现抚顺人民为怀念雷锋同志和弘扬雷锋精神,将公共交通命名为雷锋号,在注明的抚顺百货大楼悬挂有雷锋头像及毛主席题词“为人民服务”。)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名妇女是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说:“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我叫解放军,家就在中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72da17a16fc700abb68fc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