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欢迎阅读!
诫子书
一、【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陶冶性情,用节俭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有所成。放松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屋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二、课文理解。
1.本文的行文思路:先从“君子之行”写起,接着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中心论点、主旨句),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然后从正面分析了静与学,才与学,志与学的关系,最后从反面论述了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的道理,希望儿子能做“君子”。 2.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3.本文的中学论点,并说说论证方法。
答: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4.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5.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6.说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文中强调“志”的重要性: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即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 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7207619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