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 古诗三首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9 古诗三首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暮、瑟、缘”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2.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
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具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板书:露水 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板书:景色美丽)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板书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6d147a829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