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要会“读”书

2022-11-30 06:1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语文要会“读”书》,欢迎阅读!
语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要会

作者:王红珍 曾银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03

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的益处多多,无需多言。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强文化修养,不能不多读书、读好书,当然前提是先要会书。

一、要会诵读

诵读就是放声朗读,它将视觉转化为听觉,能使人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即能做到古人所说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诵读,要做到以下两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要做到正确、流利,朗读前就一定要将生字新词认清楚,扫清读书障碍。如文言文、古诗等这类文章,生字新词很多。如果不先将这些地雷一一清除,前进之路就无法畅通,读起来就会结结巴巴、毫不流畅。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样才能读出其中的节奏、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培养语感,而且能让我们在音韵美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如读《荷塘月色》能感受到清新淡雅的语言美,读《死水》能感受到铿锵有力的节奏美,读《雨巷》能感受到朦胧迷茫的意境美,读《雨霖铃》能感受到婉转曲折的情感美。 2.熟读成诵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诗词时,一定要多读、熟读,直到能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诉我们:多读、熟读必能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扩大对知识的积累,将来写作就会思如泉涌、一气呵成。

二、要会默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是一种内在的活动,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快速熟悉文章的内容。因此,预习课文、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或阅读课外书籍时都需要默读。要提高默读的效率,必须做到两点。 1.注意力要集中

默读时做到心无杂念、全神贯注,才能正确理解文段要领、理清作者思路、读懂文章内容。全身心投入时,能让自己沉浸在文章当中,与文章融为一体;与主人公共呼吸、共命运,你会紧张、哭泣、兴奋、快乐;你享受了精神大餐,得到了精神的洗礼,从而体会读书的快乐。 2.要多思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将文章真正读懂、读透。意义丰富的句子,要揣摩它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情节多变的小说,要分析作者的爱憎情感,挖掘作品的主题。如,读《雷雨》,就要分析鲁侍萍与周朴园重逢时那蕴涵丰富的潜台词;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就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夸张地塑造别里科夫这个形象。读书时只有勤于思考,我们的目光才会变得敏锐,脑子才会变得灵活,思维才会有深度。

三、要会精读

精读就是深入仔细地研读。它要求我们读书时要深入研究作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表达主题,有时还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然后烂熟于心。

高中语文教材每单元有三篇文章要精读,此外,我们还需要选择一些课外书来弥补课内的不足。但不是什么书都适合精读,如只追求情节刺激的魔幻书、言情书,读这样的书只是浪费时间,毫无益处,学生最好少读、不读。有的书读了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古典诗词、经典名著。这些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文化精髓,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精读它们能加文化底蕴,提高精神内涵。不少的成功人士都曾精读过经典作品。如毛泽东就曾将《红楼梦》读了五遍,冰心七岁便读了《三国志》,后来又读了《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这些作品无疑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提高语文素养、厚实文学功底,就不能不精读一些这样的书。

四、要会泛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广泛地阅读,能积累大量的词汇、写作素材,借鉴不同的写作方法;博览群书,能扩大视野,丰富阅历,深刻思想。积累丰富、见多识广,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会神采飞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于时间有限,这些书不可能篇篇精读。要完成这个任务,有的书就需要泛读。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是泛读的较好方法,它主张读书只求领会要旨、实质,不必在字句上下工夫,不必为了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因此,在泛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以暂且放一放,读到后面,可能就会豁然贯通。泛读时还要做到有计划,不能贪多,不能有始无终,也不可囫囵吞枣,力求做到每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698ee6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