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3-03-31 10:4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外,投资,研究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陈彩霞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21



陈彩霞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是其各项决策的一种,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着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讲,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可能会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而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将一个正常的企业拖入困境,而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的依据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对外投资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项业务,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水平,需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水平,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基于上述讨论,本文从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加强财务管理的价值、要点和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对外投资 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要想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就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对外投资作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需要优秀的财务管理水平作支撑,需要及时发现并规避解决财务管理问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一、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加强财务管理的价值

财务管理的有效、规范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国有企业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在自身业务开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投资的方式追求更丰厚的经济利润,这也成为国有企业迅速发展,获取更多资金的一个方法。但是,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由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会使得对外投资缺乏安全保障和支撑,对风险率的控制不够合理,容易造成国企资本链呈现碎片化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1]。而在改制后,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如果财务管理不能有效、规范地开展,将使得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对外投资失误,不仅会造成投资业务本身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对国有企业主营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财务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要点研究

(一)对外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内部分析

1.投资增值程度。投资增值程度是企业对对外投资的结果预期。企业对外投资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获得投资增量的最大化,这是判断投资计划正确与否的关键。一般来讲,投资增值程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投资的利润和原始资产的增值。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要将预期收益与投资计划收益率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投资计划收益率高,那么这个投资计划就是需要被采纳的。应该注意的是,投资计划并非一种,计划之间很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而评判标准,就是投资增值程度。

2.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造成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投资风险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企业原因、市场原因、政治原因、利率原因、投资决策问题等。除上述原因外,投资的流动性、投资管理难易程度、成本、投资金额大小、政策约束、环境因素、融资能力等都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投资增值程度受到投资风险的制约,因而在投资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投资方法。投资方法是企业管控对外投资的手段和方法。在会计指标体系中,各种指标、指数众多,选择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对于企业对外投资是十分重要的。有企业选择盈利能力指标,但是盈利能力指标并不能对企业的成长性和业绩水平作出真实的评价。利润低就可能意味投资的负回报。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建议在投资计划的方法上可以选择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投资计划正确与否要看净现值是否大于0或企业期望回报率是否小于内部收益率指标。

(二)对外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外部分析

1.确定可行的战略规划及准则。对外投资需要考量的问题众多,因此需要确定一份可行的对外投资战略规划及准则,以满足投资主体的决策需要。首先,投资行为产生之前要对投资目的、发展等作出说明,确立对投资者进行规范的准则[2]。其次,在规划中,要将各种影响投资决策的要素涵盖进去,包括国家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最后,要对企业自身水平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包括企业经营能力、市场份额等。

2.完善投资计划设计与决策机制。投资计划设计与决策机制要完善,首先要在确定投资项目意向后,由财务部门搜集信息,整理出一份供参考的投资计划。然后,财务部再结合自身情况,确定投资方案。随后,将投资方案上报主管部门,领导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比如投资方案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综合考虑项目利润、风险及内外环境等,最终决定是否要实施计划

3.有效发挥财务控制的作用。实施投资方案,要调查、跟踪财务评价体系,发挥财务控制的作用,看清是否符合资产使用率的标准。资产使用率是根据企业剩余价值、资产保值增值率生产利润率决定的,可以通过财务控制查明上述要素是否达到满意程度,若不能满足则要查明影响原因并上报主管部门,供领导决策。

4.控制投资决策权。国有企业下属子公司众多,投资主体中大多有子公司参与,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需要对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进行控制[3]。通常做法是限定特定时期内可供投资的金额与本身自有资本的比例,具体比例不同公司各有不同。但是如果超过这个比例,无论投资前景多么乐观,都不可以再对外进行投资

三、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加快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步伐

国有企业要加快产权结构改革步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方式方法。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变化首先是一个思维的变化,应从价值形态上看到存量资产的优势,确立资本观念,以此来剖析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存量的盘活,以投资为手段,实现存量资本的优化,进而实现向增量的转变,从而为对外投资打下基础。在改革进程中,要重视高效机制的建立,以此来保障投资的有效性。

(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投资伴随着风险,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就是规避风险的过程。因此,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专业性,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国有企业要系统地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基础制度保障,还包括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应急处理措施等。需要明确的是,风险的防控重于处理[4]。当下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给中国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投资选择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要多中选优,借助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筛选投资项目,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当风险出现后,也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对,以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要进行内部控制,这种控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要不断加强,要通过规范的财务活动,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避免因为财务风险发现不及时而给投资主体带来的巨大风险与损失。国有企业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管理、增加企业控制的资源,规范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活动,通过各部门工作的内部控制,达到一种健康的企业运行状态,从而保障投资的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

监督是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必然举措[5]。因此,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必须建立健全对外财务管理的长效监督机制,这是财务管理活动健康运行发展的推动剂。监管的目的其一在于规范财务管理,保证财务管理的廉洁性,保证财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和企业规章制度办事,杜绝中饱私囊等问题的出现;监管的目的其二在于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监管的压力使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思维视野,从而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投资市场环境。

四、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代表了党和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对外投资作为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要做到安全有效就需要通过财务管理的参与。总体来讲,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在对风险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使各类财务指标满足国有企业对于回报率的期待,从而保障投资的准确和有效。

(作者单位为苏州高新区横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陈彩霞(198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鲍海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219):186.

2 杨波.国企在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经贸实践,20181320):108+110.

3 曾理.企业对外投资通货膨胀财务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924):226+241-242.

4 张广杰.关于企业对外投资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探析[J.财会学习201928):54-5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629d7f4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