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教育随笔——习惯养成案例(杨晓蕾)

2022-12-17 11:3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9月教育随笔——习惯养成案例(杨晓蕾)》,欢迎阅读!
养成,随笔,习惯,案例,教育


前言: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们在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宠爱和呵护之中,变得依赖性强,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案例:

J,一个多动的孩子,经常在地上爬,欺负同学,对老师不礼貌,上课时随意走动,大声吼叫……为了教育他,我软的、硬的、甚至找家长,效果一直不明显。

有一次,因为值日生的疏忽,教室里到处是纸屑,地面上还有脏兮兮的痕迹。班中的很多同学熟视无睹,唯有小J一人主动拿起了扫帚,扫了起来。“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全班面前,我大声地表扬了小J,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突然想起小J以前表示很喜欢为大家服务,于是我就请他担任每天的值日队长,督促同学按时完成值日生工作,但我还给他提了个条件,就是一旦让我发现他有欺负同学的行为发生,就取消值日队长的职务,小J点头答应了。

从那以后,任课老师的告状少了,同学们也不再向我投诉小J,而且班级的卫生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我再次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小J,赞扬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同学,小J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反思

案例中的小J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特殊的孩子,他的举动时刻要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通过大家对他的注重,他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有。这种举动、这种行为,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大家不负责任!

在案例中,老师能抓住机会,从一件微缺乏道的小事入手,从表扬入手,从赞扬小J以班级为家,有责任心入手,然后根据学生想为班级服务,愿意为班级服务的意识,适当的实行引导:先给予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提出愿意给他一个为大家、为老师服务的机会,最后,告诉他要想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是学生真心想为班级同学服务,而且这项任务也是他完全有水平做好的,为了证明自己,J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其实这就是让他从“要我……”变成了“我要……”。在转变的过程中,小J的责任感大增,他把自己看成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


的主人,他有责任,也有信心为班级的清洁做出自己的贡献。事实证明,这种责任感的培养,对小J是十分有效的,在小J为班级服务的过程中,他也将自己的缺点一一改正,虽然短时间内还达不到老师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小J愿意,同时能坚持不懈,对自己负责任,对班级同学负责,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同学的。 启示: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度疼爱,使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要求过高过多,对自己的要求却低而少,缺乏应有的责任感。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我们觉得首先要给学生以信任和尊重。比方在大扫除中,能够让学生自己来报名愿意干的活:有同学愿意扫地,他认为自己能够,那我们就让他扫地,认为自己擦玻璃很干净的,那我们也让他干,等大家全都干完之后,再实行奖评。通过学生自己选择岗位,老师尊重他们的意愿,来落实他们的责任。

其次,就是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培养协作精神。在班级里能够创设一块板面“我为小组添光彩”,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组和组之间实行竞争,为了得到表扬,获得荣誉,那么这个小组的成员必然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自己小组争光,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卫生、纪律等方面,都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都不愿给自己的小组丢分。所以,这个举措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也非常有好处。

再次,老师还能够在班里设立一些固定的岗位,比方关灯、擦窗台、排座位等,特别是能够把这些工作留给那些比较特殊,比较调皮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很难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用,但其实他们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也愿意在班级里表达自己的价值。就如案例中小J,他也有了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他也能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这样每个同学的责任心也能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

当然,有奖励表扬,必有批评。当学生不负责任的时候,也要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比方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某个同学插队,他就没有尽到自己应该按顺序排队的责任,那么他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比方把先盛饭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他留到最后,或者帮着老师维持一下排队的秩序……这些“惩罚”的手段既让他知道了自己错在哪儿,也给其他同学上了一课。

何谓责任,即分内应做的事情。作为学生,读好书,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就是他们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把学生教好就是我们的责任。假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54bb44e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6.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