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风险与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背景》,欢迎阅读!
社会风险与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背景
马迁著作5史记6的时代已经日渐绝迹,因此,我们此处所指的游民主要取其狭义,即除游侠和游士之外的底层游民。20世纪初较早关注游民问题的杜亚泉先生认为,游民是/过剩的劳动阶级,即现无劳动之地位,或为不正则之劳动者0»。游民身处士、农、工、商之外,无固定和正当职业,混迹于城市和乡村社会,并且在长期的游荡生涯中形成了不同于社会主流形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王学泰先生将游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总结为游民意识。一是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唯恐天下不乱,汲汲于混乱中火中取栗;二是在社会斗争中主动进击,崇尚武力,盲目破坏;三是喜好拉帮结派,以帮派和团伙利益论是非;四是脱离了宗法网络中的社会角色和位置,趋向返回原始的野蛮。游民在社会中没有了角色位置,也就没有了由此而来的个体的自我约束、文明规范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文饰,更缺少社会的尊重与监督,这样他们表现出赤裸裸的残暴与野蛮,毫不掩饰地追逐眼前的物质利益,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中最黑暗和野蛮的 一面。 ¼ 游民一旦成群,往往会形成或松散或严密的组织,是为江湖帮会或秘密社会,结成一种独特而多样的组织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他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和活动往往会对政治秩序产生影响。这种游民群体的观念、行为模式和政治社会活动及其对政治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游民政治。不同的社会群体,基于其职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行为方式的不同,有不同的政治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如农民群体以生于斯、长于斯和老于斯的土地为载体,经营土地亦被土地所束缚,形成安土重迁、勤劳节俭、求稳怕变、吃苦耐劳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其政治行动往往具有被动性,只有其生存方式难以为继之后才会出现激烈反抗。士人群体怀抱整理天下、文章治国的政治理想,意图通过道德力量和圣人之学兼济天下,但是往往因为言论多于行动,有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0的说法。士人政治核心点在于政治价值和观念的争锋和变革。而游民群体既没有稳定的土地作为生活的依归,又缺乏政治理想和抱负,其社会行动往往不具有政治目的性,缺乏理性思考,是一群乌合之众,无所谓保守或者进步,往往只是为了发泄一时的暴虐冲动或者/义气0。他们身上负载着落后文化的积淀和流氓无产者的恶劣品行,多数是政治上的投机者和不安于现实的枭桀之辈,仅仅为个人财富和地位而朝秦暮楚、首鼠两端,不惜破坏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游 民政治的行为后果却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严重 影响和破坏。他们一般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拟亲属组织结构,/共刺血誓,生死无相背0。这些组织小则滋扰邻里街市,中则聚为游民帮会,对抗社会规范和正常秩序,大则啸聚山林,乃至起兵反叛。 纵观中国历史,在社会动荡和王朝末期,往往是/王制0松弛与游民动乱和起义相互结合,互为因果,游民的数量和能量大为增强,造成社会秩序的重大变动。过去,我们的研究更为关注王朝的政制腐败和法纪废弛,以此作为解释历史结构变动的重要依据。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能够将游民政治纳入视野,考察这一特定群体形成机制、行为模式、价值体系
以及组织动员情况,分析其在侵蚀社会秩序和瓦解/王制0中的独特形式,从这一历史隐伏结构出发阐释政治衰败和社会崩解的内在逻辑,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进路。 进入近现代以来,社会的大变局使得游民群体急剧增加,游民组织遍及城乡,游民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中蔓延。各种革命力量都曾试图依靠和转化游民帮会组织为其所用,成为助其推 翻旧社会秩序的工具。½ 因此,一般而言从意识形 态上都不拒斥游民政治的游戏模式,甚至曾经一度广为宣扬。虽然毛泽东在5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6一文认为/游民无产阶级,,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0并且/处置这一批人,是中国的困难的问题之一。0但是同时他也说,/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 量0。¾ 由此可见革命者对游民群体的一般态度。 如果说在推翻旧制度的革命中,游民群体因其天然的反抗社会性而有可能为革命力量所用的话,那么,在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理性认识游民政治及其影响,分析其在当前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从而探讨/化游入土0的策略和机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民群体的扩大及其对 政治社会的影响 大规模社会流动是游民群体得以产生和发展、游民政治观念和行为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前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往往意味着社 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而其中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社会流动率的空前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到2005年的1.47亿,占全国人口 9 的十分之一,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21倍,而且每年以600万至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而据权威机构推算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01亿。未来30年,中国还将有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进入城镇,最终将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 下0的格局。¿应该说,这股尚未退潮的城乡人口大 流动,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的劳动创造精神,是创造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奇迹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持续的人口流动,导致社会出现/流动性增大0现象,出现了较大规模无序流动、就业无着和无正式职业的流动人口,这为游民群体和游民政治在新时期的重现提供了基本的契机。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要是一个以政治权力为经纬而强制编织而成的一个封闭性社会形态。和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农村社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在农村内部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劳动就业机会并获得一定劳动收入的农村劳动力。改革开放之初,学术界和决策部门普遍认为农村约有1.5亿人的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实际上,由于人口增长等因素,目前已有2亿多农民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其中绝大多数人口流动到城镇。这个庞大的人群要想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单靠在农村从事农业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和工业用地在过去的30年中迅速扩大。国家统计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组披露:1986至1995年9年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960万亩,并补充说明,实际数字可能是统计数字的2.5倍,即7400万亩,年均占用耕地820多万亩。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7年,中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1132万亩,其中城镇扩张侵占耕地、乡镇企业占用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各类开发区占用耕地占绝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容易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这样导致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从土地上溢出,加入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之中,成为失地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一直处于上升中,尤其是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量。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农业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03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劳动保障部2005年5月快速调查统计,目前在城镇的农民工总数约为8907万人。À 1998年至2007年 外出农民工的总量增加了900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农民工呈现以下特点: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整体偏低;半数农民工跨省流动,流动区域范围较大;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并已成为从业人员主体,服务行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渠道;外出就业 时间延长,举家外出比重增大。Á 调查显示,在现有流动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e4b7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