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逆反心理原因

2024-03-31 05:18: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逆反心理原因》,欢迎阅读!
逆反心理,原因,学生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_学生逆反心理原因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当前,中小学生时常不听师长的劝告与教育,或不按照特定的目的与要求去采取相应的行动,反而作出相违背或相反的习惯性抗拒的反应,这时的表现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常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给学设定的活动目标与要求不适宜;给学生安排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不符合他们的需要;活动的情景与学生的意愿不一致;学生对指导或安排他们活动的人反感;学生喜欢的活动或喜欢的事物被别人用简单的方式禁止;迫使学生参加他们不愿意参加的活动;对学生不适当地过多重复讲解某一活动的要求或做法;教育学生时,前后的要求不一致等等。

许多的教育者包括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等,面对着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感到束手无策。且这种“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也有多种和不同程度的表现。如对学校或家长的正面宣传有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表现得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1)情境相悖逆反心理。当学生正想着做某一件事,而这时别人又要求他们去做另一件事,这时就容易产生情境相悖逆反心理。例如,已经到了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还要求把学生留下来抄写课文,此情此境就容易一起他们拒绝本来可以接受的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处于盛怒、焦虑、抑郁或需要改变心理情境时,情境相悖逆反心理较容易产生。 2)信度可疑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人格高尚、言语真诚、能为人师表的教导总是持信任态度,甚至把他们当榜样加以模仿,而对自私自利、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的人,学生则难以接受他们的说教。后一种人尽管有时对学生是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学生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3)禁果诱惑逆反心理。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往往越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探究的心理。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种禁止有充分的理由,于是容易产生尝试犯禁的意向,并对“禁果”予以特别的注意。在学校或家里,对学生想做或想知道的事,如果别人只是简单地禁止而不说明禁止的原因,则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4)态度对立逆反心理。学生往往对与他们关系紧张的教师或家长产生态度对立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当对学生的某种刺激过于强烈或作用的时间过长时,学生反而会对这种刺激不按要求地做出反应。

5)自主倾向逆反心理。少年期学生普遍有一种趋向自主与期望摆脱外部控制的心理要求。因此,当外界的某种控制使他们感到自主地位收到伤害时,他们就会容易产生自主逆反心理。

7)归因失真逆反心理。当对学生行为的动机产生曲解时,由于归因失真,学生就容易产生抗拒性逆反心理,即归因失真逆反心理。

8)评定失实逆反心理。喜欢比较是学生的一个特点,他们的心里都有评定客观事物的尺度,并用它作为标准来给事物作出价值判断。在评定某一种事物时,如果别人与他们的标准不一致,评定的结果不真实,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评定失实逆反心理。

三、正确调节学生的逆反心理面对青少年的种种逆反行为,有些老师和家长时时会感到很恼火,不理解的、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引教育,认为他们是“刁民”、“逆子”,感到朽木不可雕,甚至无可救药。面对学生的逆反,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出最恰当的方式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

不同的学生一样的逆反,不一样的原因,处理也要帮助这样的学生改变现状,和他们交流是最重要的,要以朋友的方式交流,找共同语言,让他们信任我们。但得慢慢来呀,不要直面他的逆反,用微笑和协商和他们处理问题。

首先尊重他。他们是被漠视的群体,因此才以“逆反”的形象出现的。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db3fff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d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