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

2024-02-09 20:30:3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欢迎阅读!
李清照,悲秋,吹箫,凤凰,鉴赏
【诗歌鉴赏】“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

台上忆吹箫》翻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译文]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 [出自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仙》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丹氏!这回来也,千万遍阳关,也则容易领。读武陵人离,烟门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Combraille我、终日神思。神思处,从今又迎,一段新愁。 注释:

金猊(ni):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华贵的梳妆镜匣。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武陵人离:提及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闯桃花源,返回后再回去便打听没路径了。 译文1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热皱,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通常,我也有心回去交。早晨出来,懒洋洋不敢洗头。任凭华贵的仕女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怕想到初恋的痛苦,存有多少话必须向他诉说,可以刚要说又不忍心开口。新近渐渐发福出来,不是因为喝醉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译文2

香料早已燃尽,黄铜铸成的狮子形熏炉已经冷却。红色的锦缎被子胡乱掀在一边。勉强起床之后,连蓬乱的头发也无心梳理。因为懒于梳头,所以镜奁上的灰尘也不想拂试。此时,太阳已渐渐升高,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比人还高的帘钩上。害怕离别的愁苦,心中有


许多话要向他说,但又有许多担忧,所以没有说出来。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

算了吧,算了吧,哪怕歌唱千万遍抒发伤离情怀的《阳关三叠》,也无法取悦长途跋涉之人。我将思念远方的亲人,富豪之家守空房。只有楼前的流水,可以顾惜我,使我天天痴痴地凝望。我凝望的地方,从今往后,又可以在我心中减少一丝新愁。 赏析: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幸福美满,情哲理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做为妻子,情知无法说服,浮生别痛自然难以尽述。此词写下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坎坷抑扬顿挫,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双数五句,就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茶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出来后情绪不尽如人意,诸事有心,连头也不著回去髻,任凭那镜奁之上砌满灰尘,夏都的晓日低过帘钩。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内容地展现出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香冷金猊”,首先缔造出来一种重泉幽寂的环境气氛。“被收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缀被收红浪”句意,表明夫妻间一夜雨密云仁和,两情缠绵。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也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白浪揉,暗觉金钗,磔磔声连著。”亦筹钱“鸳衾白浪揉”暗写男女情事。解说员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揪出这句的隐义,大约就是指出如此近似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令。其实,它与《五知斋木兰花》(卖花吉甘特)、《浣溪沙》(绣面芙蓉一苦笑上开)等词一样,都整体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为真的一面。“出来慵自洗头。任宝奁尘八十,日上帘钩。”反反复复地写下有心仕女一件事,虽未语涉嫌初恋,却由此可见往昔别怨饱含心间。丈夫今朝即将离家长途跋涉,闺中人从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洗澡晚。”不过就是写下闺中闲情,而极易莫斯季此却是述闺中浓愁了。

接下去“生怕离怀别苦”数句,说出愁的原因,点明题旨。丈夫临走前,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待向他诉说,可是一想到说出来会增添他的烦恼,会影响他的行程,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多少事、欲说还休”一句,与孙夫人《风中柳》词“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欲说又不忍说,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其对丈夫的挚爱深情,于此隐然可见。“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写近来自己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日形消瘦,但却不直接说出,而是用“排他法”否定可能导致瘦的其他原因。这就避免了正面用笔的直露,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既不是因为“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而瘦,也不是因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而瘦,那么究竟因何而瘦,也就足可引人深思了。《草堂诗余》正集卷三谓:“瘦为甚的,尤妙。”恐怕也就妙在以反说正、以不答而答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c18030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