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

2023-01-30 18:04: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简答题》,欢迎阅读!
调查研究,答题,方法,社会
社会调查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

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专门性。2.系统性。3.客观性4.实证性5.针对性。 4.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研究的广泛化。方法的科学化。 手段的现代化。 研究的专业化。

5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1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2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1.个人。2.初级社会3.群体社会组织。4.阶级和阶层。5.民族。6.社区。7.社会行为。8.社会产品。 1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科学原理。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

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1.课题确定的方法;2.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3.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4.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5.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6.撰写调查告的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

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

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

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

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

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 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实践相统一原则。伦理道德规则。

5.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

1)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2)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 1.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

2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 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弹性等。

3.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答: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

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

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第二种是条件式,第三种是差异式。

4.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答: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逻辑分析,即用理论的逻辑方法检验研究设计可行性, 第二种,经验判断,即用以往人们的实践经验来判断研究设计的可行性,第三种,试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调查结果修正和完善原方案。。 5.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

答: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1.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答: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

2.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

答: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准确性,2.完整性,3.互斥性,

3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4.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的问题:测量的长度:测量的难度:

1.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

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 抽样分子个体

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2.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答:具体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总体规模。(2)抽样的精确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3.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答: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偶遇抽样: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偶遇抽样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中的试调查

主观抽样,主观抽样省略了编制抽样框等前期程序,直接抽取样本,可以节约人、财、物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能否采用主观抽样,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条件和调查的总体规模。

定额抽样:定额抽样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目的在于抽出一个总体的形似物各类间的异质性与同类中的同质性不一定高。但定额抽样方法的往往照顾不到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性。

滚雪球抽样:滚雪球抽样用于某一特殊群体的调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但是,当总体规模较大时,有许多个体就无法找到;有时调查对象会出于某种考虑故意漏掉一些重要个体,这都可能导致抽样样本产生误差,无法正确反映总体状况。

1.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

第一, 数量急剧增加。第二,类型日益丰富。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第四,内容重复交叉第五,质量良莠不齐。

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

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

2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 3.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答:在搜集文献的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

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

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

献的主要方法。

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

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

4.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浏览:筛选:精读:记录: 1.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 答:问卷法在社会调查应用广泛,它适用于: 1.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2.成分单一的被调查体。

2.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

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 3.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除此以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4.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5.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

答:问卷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省时省力省钱。2.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3.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4.避免偏见、减少误差。 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2.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3.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 6.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必需性原则。4.对象性原则。5.自愿性原则。6.具体性原则。7.单一性原则。 7.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简捷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同层性原则。4.穷举性原则。5.互斥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1.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

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

答: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20世纪50代以来,在预测性调查中被广泛应用头脑风暴法就是这种访谈类型的代表。其主要做法是:第一,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第二,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以激发与会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第三,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提出新观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观点者可优先发言。第四,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这类集体访谈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不在于寻求统一的结论。它特别适用于寻求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的调查研究 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程序和做法与头脑风暴法有许多一致之处,但核心规则却截然相反: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意见。质疑和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原设想、意见、方案不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理由,或者是说明要实现原设想、意见、方案可能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排除这些制约因素的方法和必要条件等。与会者既可互相研讨,互相补充,又可互相诘难,互相争论,一直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最后,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 3. 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具体地讲,对访谈者的选择有一般条件和一些特殊条件。

一般条件指所有访谈者都应具备的共同要求,主要是:1.要有诚实的品质。2.要有综合的能力,3.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4.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5.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6.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7.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

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 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

答: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2.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3.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4.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2.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

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

3.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 答: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1.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2.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3.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4.观察者的心理素质。5.观察手段。 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1.被观察者的反应。2.人为的假象。3.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1.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四是实验检测。 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举例)

3.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 4.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

答: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

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5.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答: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第二种,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 1. 什么是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2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1.真实性原则。2.合格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完整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6.统一性原则。7.简明性原则。8.新颖性原则。

3.怎样进行资料整理?

A.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

1)选择分组标志(2)确定分组界限(3)编制变量数列 B.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1)审查(2)分组(3)汇编 1.什么是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2. 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

答: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其主要任务是:

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

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3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

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4.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SPSS软件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 1.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答: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2.针对性。3.典型性。4.指导性。5.时效性。 2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3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基本观点。

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

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4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调查研究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

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主题。

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

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

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5.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选取可靠资料2.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3.选取有力的资料4.选取新鲜的资料5.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b85462783e0912a2162a9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