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_论孟子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欢迎阅读!
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_论孟子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论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自4月17日下午迄今,我连续4天通过钉钉视频系统聆听高老师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讲解,老师完全依据史学记载,详尽客观的讲评了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等各学派社会思想的各自优劣之处,我对老师所授课内容和不失偏颇的教学态度,受益匪浅。我特别对老师授课的孟子学说尤为赞赏,他创造性的提出惊世憾俗的“民本”思想,并且亲身周游列国,希望付诸于实践但一无所获。但是他的思想却能流传至今,数千年不朽,足以证明孟子学说被后世之人认可并崇拜至今。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我尤其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民本”思想尤为赞赏,深感认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国家,制度必须有。但制度再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孟子把民、社稷、君的先后顺序排列的非常明显,尊民贬君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在孟子看来,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君最为次要,因为君不好可以变换。社稷也不是特别重要,。民最为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生活安泰,民心大顺,邻国之民,不需招徕,自然就会趋之若骛,遇到外国入侵,用木棒也可以抵挡强国;
敌国不行仁政,百姓怨声载道,你前去征伐,必然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不战而胜。
“民本”思想,在现在看来也非常先进,毫不过时。可想而知在当时那个战乱年代,孟子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提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著书立说贬低君王,抬高“贱民”。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但是实践证明他的思想是无比正确的,“民本”思想也随着他的流传下来并得到后世有识之士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后世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民贵君轻”为主的“民本”思想,被后世之人争相效仿。纷纷成就了一番霸业。唐太宗李世民听从丞相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劝谏,一生践行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从而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也被后世称为一代明君,为后世敬仰。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军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等贵贱”的战斗口号,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团结起广大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老百姓反抗暴政,都对封建统治者给予沉重打击,李自成更是历史性的攻占了北京,灭亡了明朝。“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粮”等口号无一不是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民心向背,充分证明了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名言。
远的不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__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我是人民的大勤务员”,并在这里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精准扶贫思想,把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摆到国家层面加以集中解决,这不正是“民本思想”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吗?
所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国富民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如果都能做到并且发扬光大,就可以国富民强,国泰民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也正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吗?
孟子的“民本”思想蕴含着传统的人文精华,它历久而弥新,不断给现代人以有益启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孟子“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更加显现。我认为身为官员:一是当始终心系群众。“百姓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不可分离。党员干部即是应群众的需要而生的,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坚持“民本思想”,始终心系群众,才能更好指导我们的行动,助力我们的作为,更好的服务人民。二是当坚持事从群众。“板桥为官一方,重视农桑,赈济灾民,深得百姓爱戴,居易、东坡居苏杭,为民筑堤,减缓水患,千古颂扬。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向他们学习,更要向新时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等标杆致敬,主动谋群众所想,主动解群众之难,始终坚持做好各项民生实事,切实将“民本思想”抓在要处、落在实处。三是当一切为了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不为钱财所惑,不受名利枷锁所困,始终保持端正清廉的作风,始终坚持万事民为先,始终作堂堂正正的人,两袖清风的官,并切实将“民本思想”贯穿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助力实现群众殷切盼望的“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7d6af4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