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鹬蚌相争说课稿-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022-04-25 22:39: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寓言两则—鹬蚌相争说课稿-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欢迎阅读!
语文,鹬蚌相争,上册,寓言,年级
寓言两则—鹬蚌相争说课稿-语文S语文年级上册

寓言两则—《鹬蚌相争》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三年级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

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材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 “弱 “,理解词语意思.3.懂得什么是寓言,明白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在读的过程中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本课的难点是启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二、说教法、学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要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所以,设计本课教学时,第一是读,第二读,第三还是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读中感知,大致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实现简简单单教





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指导思想。三、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导入,积累成语:课件分别出示“对牛弹琴、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的图画,让学生猜成语,猜对就大声地读出来。猜画谜的导入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调动脑中相关的知识储备,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积累是创新的前提,课程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2创设情境,

引出所学:都猜对了,电脑博士奖励一本书,(课件出示)学生发现上有“寓言”二字,引出今天所学内容,板题书空。3.提出问题,明确目标:什么是寓言?学完故事你们就会明白了。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二)初读感知。1.师讲故事,学生听,要求:这是个什么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提炼故事名:鹬蚌相争识字形:“鹬”是一种鸟,所以它是鸟字旁。出示“鹬、蚌”图,初步认识。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3开书本,大声地读读课文,把解释课题的句子的话找出来。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出示词语:鹬蚌 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得意洋洋 喜笑颜开,读一读三年级学生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学生自由读词语、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选择几个词填空,来说说课文内容。可谓一举多得:既检验了字词的音、义,又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三)精读感悟在此环节中,教者紧扣文


本主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研读,调动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情感,细细揣摩、体味,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同时依据学段目标,结合本文特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阅读训练项目,凭借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教者这样说道:“平时我们观察人时常常会用到察言观色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揣测人物的内心。今天我们也来用一用这个的方法,通过文字来读出人物的心理。比一比,哪位同学是心理专家。”根据文本特色确立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人物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中品味作者传情达意的精妙之处,领悟出表达的方法合艺术,从而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在语言的精妙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咏,直至领悟个中滋味。这真是“授人以渔”啊!1学习第一自然段自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看你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了怎样的心理。交流品读,通过猛地、啄、牢牢地、夹等词,感悟“鹬”、“蚌”的心理,从而读好课文。词语教学的指向不仅是对词语的理解,还应该透过词语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同样用“察言观色”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主要抓住几个重点词,通过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威胁”、“用尽力气”、“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1)理解“威胁”,理解词意(逼迫,使人屈服)你能来读一读,使人害怕吗?(2)理解“用





尽力气”:哪个字说明他已使出了全力?(尽)播放视频鹬为了拔出嘴来,想尽了所有办法,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理解。3)理解“毫不示弱”:A.学弱。 了解偏旁(弓字旁)观察字形特点(左右一样)用儿歌提醒书写注意点:弟弟排在前,哥哥排在后,两人要紧凑。B.“弱”什么意思?(弱小)毫不示弱(面对别人的挑战一点也不屈服)C.谁来毫不示弱说一说。感情读。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所以对学生学习法的指导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者“在阅读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了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质量的提高。3学习第四自然段,抓住“谁也不让谁”、“筋疲力尽”等重点词句品读,1)引读(谁也不让谁)。概括成四字词语(互不相让)2)再来找找表情。这时的鹬和蚌怎样了?(筋疲力尽)A.这里的“尽”和“用尽力气”的“尽”意思一样吗?出示“尽”的几种解释选择。揣摩语言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词语的比较揣摩,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加深体验。学生就是在不断朗读与揣摩中,将语感能力培养起来的。B.运用无字词典,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筋疲力尽的经历。3)它俩是没有一点力气了,渔夫呢?(喜笑颜开)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如果你就是这位渔夫,你会说些什么?引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四)




总结明理1鹬和蚌为它们的争执不休付出了代价,在渔夫的篓子里,他俩又开始了对话,在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的同时,明白各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2.在生活中,有些同学常常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发生摩擦,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生活需要语文,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使生活更加美好。学语文,就是感受生活;学语文,就是享受生活;学语文,就是装扮我们自己的生活。3总结什么叫寓言,呼应课始提出的问题。4.推荐两本书:《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课文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结束,相反,应该是学习的开始。教者非常自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起到了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四、说板书: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30e768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