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剧博物馆观后感

2024-04-01 19:44:4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无锡锡剧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
锡剧,无锡,观后感,博物馆
无锡锡剧博物馆观后感



今年春节期间,我跟随父亲到无锡锡剧博物馆参观。锡剧是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又称小昆,因“一支清韵,满口流”而得名。它是以江南水乡无锡为中心(太湖流域)的戏曲声腔体系基本形式,并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唱念做打”五大行当的表演风格。被誉为“江南第一梆子”“江南第一花脸”,在中国地方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锡剧以历史久,流传广泛为特色。锡剧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兴起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到清末时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性戏剧剧种。锡剧音乐唱腔丰富、结构严谨、曲调优美、表演质朴真挚、表演程式富于变化。

一、锡剧起源

锡剧在中国的戏曲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意义,它从乾隆年间在无锡流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历史。据考证,锡剧起源于明末清初太湖流域的苏州一带。乾隆四十三年(1780)前后锡剧艺人与当地渔夫一同出海打鱼谋生,为当地百姓所喜爱,便叫“小昆腔”。从此小昆腔流传无锡及周边地区。乾隆五十一年(1783)又被传入广东地区。到了嘉庆年间(1796-1820)锡剧又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剧种——“锡剧”。锡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许多民众观看和喜爱。

二、锡剧发展

锡剧的诞生,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当时锡剧以吴歌、无锡大雅堂、梅

花巷、竹枝词、三声和戏班等地方特色的小戏为基础,发展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风格独特、独具地方风格艺术特色的小戏如《凤鸣苑》《三打祝家庄》等戏。锡剧由吴歌、锡曲、三声和“三才三节”组成的四大声腔流派所构成。经过长期繁衍生息和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剧种艺术元素并加以改造和创新而形成了锡剧五大行当:唱念做打、歌唱性、鼓乐曲牌、打击乐和舞蹈动作。在长期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唱念做打”五大行当:唱、念、做、打、舞五大行当相互协调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表演风格。锡剧在形成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辉煌历史变迁。清道光十年前后和民国时期是锡剧从“唱、念”发展到“唱、念”及“做”而又由“做”向“唱”和从“唱”转变并逐步形成较完整风格和剧种样式的时期(以下简称“成长时期”)

三、锡剧代表剧目:《三娘教子》《双凤朝阳》《大三姑娘》《花为媒》

《三娘教子》这出戏以唱词为主,主要讲述了唐文治和刘凤鸣相爱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该

剧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的江苏江阴一带。唐文治为救儿子刘凤鸣,不辞辛劳和地主老财周文治相会,并在当地成亲,并建立了家庭。因为刘凤鸣是个善良勤劳者,所以他在当地名声很好。然而不幸的是他爱上了有妇之夫周文治(原名周振声)并与其成婚。周文治为了娶得女子而百般折磨刘凤鸣并逼她与他成婚,这件事使刘凤鸣痛苦不堪地度过了一生,最终他也没能够与周文治成婚。在锡剧传统剧目《大三姑娘》中唐文治是个性格爽朗、率真坦荡的人。他原是一位书生。他对姑娘“既生爱慕之情、又深恨不能”而毅然嫁给了他这个比自己大二十多岁且貌美如花的姑娘,并与她携手一生共度了一生。

四、锡剧艺术概况:锡剧的发展史是一部锡剧曲牌发展史

锡剧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早期的“三把火”(板胡、锣鼓、二胡)、中期的“三架月”

(板胡和二胡)及后期的“三点水”(二月兰、月桂兰)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锡山地区流行较广。锡剧“唱念做打”五大行当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唱念做打”五大行当的表演风格。锡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不仅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及丰富的群众基础(主要在太湖流域)。还在长期丰富观众、提高艺术品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而且重要的作用。

五、锡剧历史渊源及重要影响:《一代宗师》《五女拜寿》《女驸马》锡剧曲牌《三娘教子》


据《无锡地方志》记载,锡剧有数百年历史了。当时,锡剧艺人主要是以打鼓为主的民间

音乐曲艺形式,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艺人们逐渐将其演绎成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式。锡剧表演技艺之高超、技巧之丰富、内涵之丰富以及艺术风格之独特等特征均为国内外所瞩目。其中无锡锡剧剧目《三娘教子》是锡剧曲牌《三娘教子》(又名《柳三娘》)中的主要唱段。该剧讲述了苏州三娘与柳三娘同在柳氏家族中相依为命十余年之久。柳三娘为报夫恩与三姐妹同遭磨难、离别之苦后在一家照相馆里打工谋生而发生争执,被柳三娘所救后并与之相爱、但柳三娘却始终未能成婚的故事。

六、锡剧流派影响:锡剧四大流派是由地方剧种到各地发展起来的

锡剧形成后,为适应各地人民群众的不同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一些外地剧种的艺术

精华和表演经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锡剧四大流派包括:苏锡调、西昆调、上昆调和锡春调。锡剧四大流派是由地方剧种到各地发展起来的,它分别代表了当地锡剧唱腔体系、表演程式传统和戏曲音乐三个方面的艺术风格。锡剧四大流派中,苏锡调流派以善于继承民间戏曲传统为特色。锡剧“唱念做打”五大行当分工明确、各具特色;苏锡调流派以擅长表演人物内心活动为特色;上昆调流派以善于继承和发展地方戏曲音乐而闻名于世。锡剧团在培养演员时强调培养学员具有唱、念、做、打能力;注重老师传授技艺并进行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学员综合素质及艺术修养的提高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和作用。在锡剧流派产生发展过程中,当地民间艺人先后从苏锡调中汲取了一些艺术精华和表演技巧来丰富锡剧表演形式和内容:如《五星红旗》《红灯记》等传统剧目中融入了唱词;《红楼梦》等传统剧目中融入了不少现代唱词与语言风格等。锡剧四大流派的发展壮大为锡剧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资源与成果。--锡剧四大流派有共同特点:一是都是在锡剧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大;二是各自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40a5878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