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选读课后习题》,欢迎阅读!
《为政以德》
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答: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 “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陈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当作大事严肃对待。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但鲁哀公及“三子”的态度,说明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 三、完成下面各题。
1、翻译下面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1)(孔子)之三子告(陈成子弑君事) (2)(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3)鸟兽不可与(之,指鸟兽)同群。 (4)丘不与(之,指世上人)易也。 (5)(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止子路宿”的“止”,留宿。 (2)“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sì),使动用法,使之(子路)食。 (3)“见其二子焉”的“见”,动词使动用法:使其二子见(子路)。 (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的“洁”,形容词使动用法:欲使其身洁。 (5)“怀其宝而迷其邦”中的“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邦混乱。
《仁者爱人》
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答: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二、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答:孔子的“仁爱”是建立“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如果改用其他,难以达到如此感人效果。
四、说明下面句子宾语前置的情况。 (1)于斯三者何先? “何先”,即“先(去掉)哪一个”。 (2)晨门曰:“奚自?” “奚自”,即“从哪里(来)”。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谁”,在古汉语中,这是一个常见的用于比较的词,在疑问句中,在比较中选择,如“吾孰与徐公美?”而在反问句中,则将前后两项比较显示分明,一般是肯定后项。
(4)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谁与”,即“与谁”。
(5)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即“未有之”。 (6)岁不我与。“我与”即“与(等待)我”。 (7)莫己知也。 “己知”即“知(了解)己”。
(8)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莫之知”即“莫知(知道)之(他)”。 (9)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责备)尔”,“是”系指示代词复指“尔”。 (10)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公山氏之之”,即“之(到)公山氏那里去”,前一“之”,指示代词复指“公山氏”。
(11)曾是以为孝乎? “是以”即“以是(指代供给父老酒食)”。 (12)吾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即“以一(忠恕)贯之”。
(13)仁以为己任。“仁以”即“以仁”。
《诲人不倦》
二、说说您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历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中庸之道》
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答:“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答: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d1e48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