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义看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

2022-05-07 09:58: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词义看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欢迎阅读!
助动词,助词,日语,词义,特征
从词义看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

日语071刘娜



摘要 :本文从词义的角度来看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与特征 关键词:助词 助动词 词义

日语作为黏着语的典型代表,其语法特征之一是存在着大量的黏着成分——助词、助动词。准确理解助词、助动词的含义对于掌握好日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人可能都遇到过一个棘手的问题:日语的助词、助动词的词义是什么?有的人甚至生硬地将日语的助词对应为汉语的某个词,比如就是。显然,这样理解助词、助动词并不符合汉、日语的语言特征,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词义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进而分析日语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 一、词及词义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手段之一。事实上,每天人类都在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流。语言之所以能够充当交流思想的手段,首先是因为事先已经存在着的、许多社会约定俗成的、固定的前提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词和词义的存在。词是在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在语言中,词就像是构筑起一座语言大厦的砖块,它是语言的基础和材料。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语音、意义和语法功能,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是词的客观载体;意义是词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所表示出来的内容,也叫词义;而语法功能是指词在构成句子时可以充当句子何种成分。反映出我们身边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事物、现象、人以及动作、行为、存在、性质、状态、感情等等),并将这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一定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即词的称名性。只有事先将对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反映固定于某一词的语音形式中,语言才能成为人类表达交流的工具。可以说,词的意义就是隐藏在词的语音形式背后的、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某一侧面的反映。于是,词不但是我们表达思想的手段之一,它还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之一。

在此,我们要区分开词的意义与词所指示的对象。在意义三角中(词形、意义和指示对象),词的语音形式或书写形式与词所指示的对象没有必然联系;词形与意义紧密联系而形成词;而意义与指示对象是有必然联系的:词的指示对象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而被词的意义所表示的客观实在,所以指示对象与意义的关系是客观实在与其在人脑中的 二、词义的分类

词义虽然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毕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反映。所以词义与人的主观性是无法分割的,个人的经验阅历不同就必然导致对同一词的理解存在差异。然而事实上这种差异并没有影响人们的交流,这是因为词义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把具体的、特殊的东西变为抽象的、一般的东西的过程就是概括。这是对客观世界的分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归为一类,并赋予一个名称,使它和其它事物或现象区分开来。所以说,词义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性反映。

词的意义总的可以分成两类: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而人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汇意义:即词所标示的客观事物或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认识的概括性反映。这种反映被巩固在词的语音形式里就成了词义。狭义的词汇意义就指词的基本意义——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性反映;而广义的还包括感情色彩——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以及风格色彩——词在语言中适应不同交际场合的需要所形成的特色。词义是以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词义是客观的;同时,词义又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是人脑的反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主观的,所以说词义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体。

语法意义是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简单地说,词的语法意义指词的组词造句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词都有语法意义。上述词汇意义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而语法意义是在词汇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是从词的结构、词组结构、句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更为概括的意义。

当我们具体分析日语的词汇时不难发现,日语的助词、助动词是一种不能够独立运用的特殊词类。它


们只能附着于实词之后来表达意义。助词、助动词的这种非独立性与它们的意义有必然联系。那么,日语的助词、助动词的意义有何特征呢?

三、助词、助动词的意义特征

由以上对词义的理解可以得出:实词具有明确的指示对象,它们都表示概念;而虚词不表示概念。日语的助词、助动词就不具有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指示对象,它们属于只在纯语言框架内发挥作用的功能词。 实词的词义兼具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如体言的单数、复数。尤其是用言,它是兼具这两种意义的典型词类:它的词干体现了词汇意义的根本部分,而具有屈折语特征的词尾通过不同形态的变化来表达其语法意义。与体言、用言所表达的客观词义相对的,日语的助词、助动词是纯粹地将说话人的主观意志直接表达出来。它们只标示着它们所依附的实词在该句中与其它实词是何种语法关系。因此,它们只具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那么,没有实词而单独出现的一个助词、助动词就无法表达实词与实词的关系,也就无法实现其本身的意义。既然如此,实词的存在就成了助词、助动词运用时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日语助词、助动词不能够独立运用的根本原因——只具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

其实,从日语助词、助动词的词源上看,其中的许多词也是来源于具有客观词义的实词的。如助词 状态中的表现,而是人类在实词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抽象、升华之后的产物。助词、助动词摒弃了客观的词义而只作为主观意志的表现,可以说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

日语的助词、助动词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因此它们不能独立运用,只能附加于实词之后来增添某种附加意义、表现实词的语法关系。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处理实词与助词、助动词的关系上,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助词、助动词作为附属词而轻视它们的价值。然而在日语的语言事实中,反而是助词、助动词在表达主观意志方面能够发挥微妙而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日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语语境下仔细体会助词、助动词所表述的语法意义,避免硬性地逐字对译。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日语。

参考文献:

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翟东娜,潘钧,日语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顾海根.日本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c115778e9951e79b8927b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