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之比较

2022-09-02 12:09: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之比较》,欢迎阅读!
边塞诗,高适,岑参,异同,比较
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之比较

在我国诗歌史上,盛唐是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而在这段诗歌的盛世中,边塞诗占据了很大的一份贡献,是必须提及且无法忽视的。高适岑参无疑是盛唐边塞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二人一生都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成就颇高,充分反应了盛唐气象。其中。高适(700--765)的代表作主要有《燕歌行》《塞上听吹笛》等,风格雄奇奔放,反映盛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岑参(715--770)代表作主要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经火山》等。,风格雄奇瑰丽,想象丰富,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二人由于各自生活经历,遭遇,思想情感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边塞诗的创作上,也呈现了很多异同之处。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写法特点 内容 思想感情 基调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写法特点方面的不同:若论高岑二家在边塞诗的创作写法上的特点,一言以蔽之,高适之诗尚“势”;岑参之诗则好“奇"。元陈绎《吟谱》诗云:“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高适的边塞诗雄壮豪迈,注重气势,譬如他的诗歌代表作《燕歌行》中的“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一句,句式上对仗鲜明,一个“飞”字,一个“照"字,把战争当中的那种紧张激烈的态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再有"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利用几个意象的组合,“大漠”“塞草”“孤城”“落日”再加上句式对仗,呈现出一种雄壮豪迈的悲凉气氛。同时,高适诗尚“势”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其边塞诗浑朴质实,而岑参之诗则因“奇”而瑰丽飘逸,陆游称赞其诗道:“以为太白子美后一人也而已。《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这里试举一二首诗以说明。一首是高适的《出塞》,一首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者是送别诗,前者一二两联直接叙述董判官将要出行,以及其人之身份地位,颈联才有描写句,道:“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末句是对送别之人的劝告,整首诗语句朴实,毫无华丽可言,而情感真挚。再论《白雪歌》,只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像之绮丽独特,便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这也并非以偏概全,实是举一二例以说明。再从写作技巧上来讲,高氏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氏诗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这或多或少也可以对前面一人尚“奇",一人好“势”等作出解释。 写作内容方面相异之处:高适岑参二人边塞诗的基本内容都是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对戍边将士生活及情感的叙述等等,但二者又有不同,首先是二人诗中所选意象的不同,高适诗中多传统的边塞诗意象,诸如;大漠,落日,戍楼,明月等等,又有具有特殊地域色彩的狼山,榆关,碣石等意象;而岑参相比较之下更富有创新精神,不仅有传统意象,更有新奇的火山,马毛等等,当然也有具地方特色的意象,比如:阴山,天山,轮台,碎石等。高岑二人虽都有过戍边经历,但高适主要是游历于燕赵之地,属于唐王朝的东北方,岑参戍边的主要地域是西北,所以由此可以理解二者意象选择之不同了。再有不同便是诗歌描写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二人都对边疆战士的作战生活进行描写,但岑参似乎更侧重于描写战争的惨烈,及边疆战士的悲凉生活,而高适则喜其殒身报国,杀敌破贼的豪情壮志。例如,岑参《碛中作》写道: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无人烟。其所写士兵之离乡背井,在他乡之孤独艰苦,使人如同身受。高适的《送董判官》中末句道: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表达的更多的是对友人去边关建功立业,报国酬志的祝福。由此可见,二者边塞诗所写内容的侧重点实有不同。

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承上文述,高适的边塞诗多描写战争之壮烈,气势之宏伟,表达的多是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思想更为深刻,政治家的眼光,《燕歌行》 对将不能与兵同甘苦的担忧。而岑参的边塞诗虽然大体上也相似,但也不尽相同,有对战士苦难的同情,对战争惨烈的反对。原因在于,个人生活经历方面和性格的不同,高适早年颇具游侠风范,在燕赵之地游历,思想上可能更具豪迈激进,《旧唐书》本传说他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情感方面关注不及岑参。岑参早年常写山水田园诗,入伍之后方才转


变诗风,这可能对于他相比高适更关注士兵疾苦有推动作用。 尽管二人边塞诗有些地方不同,但同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相同点当然更多。

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二人的边塞诗都表达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为国戍边的志向,现出一种积极入世,昂扬向上的时代风气。例如高适的《燕歌行》写边境战事一起,战士奋勇杀敌,最后一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仍忆李将军。表达了希望边疆宁静,与民生息的愿望,总体而言,体现了报国为民的气概。而岑参之诗多处体现了这方面的思想感情,譬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首先写边境环境恶劣,军队出征,再写敌人望风而糜,我军乘胜献捷的景况。整首诗斗志旺盛,写出破敌护家的豪气,表达为国戍边的感情。同时高岑二诗人边塞诗还都写及志向不酬,怀才不遇的内心感触。高适五十岁以前,游历燕赵,虽然做过小官,一直不得志,直至五十岁以后飞黄腾达。而岑参则一辈子没有施行伟志的机会。如此,二人在边塞诗中表达不遇之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再有,二者都有一种悲壮的基调。他们的边塞诗都描写边关环境之恶劣,例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又如“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环境之恶劣衬托出气氛之悲壮。还有通过写写战士在战场厮杀来表现的等等。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是我国辉煌诗歌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仅作了一小点论证,远不及其应有研究之万一,寄望更多的人关注并研究它。

作者:杨磊 班级 10文秘1003 所引书目:元陈铎《吟谱》《河岳英灵集》《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b657f9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