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2-03-21 04:12: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欢迎阅读!
素养,语文,核心,小学,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依据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语文课程价值之所在。采取怎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中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构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选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以下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构成清单。

语言理解能力方面: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思维能力方面: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初步审美能力方面: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能力。体现语文的课程价值,实施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语文实践的问题,并逐渐使学生具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1)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展开教学

根据《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年级语文教学是以汉语拼音、笔画和借助工具查阅字词为主的教学这些属于语言的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想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些知识的表层感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体现若干个语文核心素养。如二年级课文《葡萄沟》的学习目标:学会本课文中生字,并学会用生字组词;理解茂密、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的意义,把握词语的恰当用法;学习文中描写葡萄干的句子结构和描写葡萄架的句子,感受比喻的用法;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体会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其中前两个目标是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新课标》中,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小学中高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借助字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整体的系统的方法的学习将会对学生以后学习起到指导的作用。

2)围绕思维发展与提升展开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学生能够对课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情景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且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的程序性知识。 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


业更感兴趣。如在学习年级《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学习年级《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学习年级《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的发展提升亦对“增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展开教学

审美鉴赏与创造实质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则依靠语文教材,冶学生情操,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同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

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范围涉及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当代的佳作。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和书写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是体现语文课程价值的必经之路,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改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创设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情境和实践,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80817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