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优选19套合集】》,欢迎阅读!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 ②Fe ③Fe2+ ④H2O ⑤NaCl A.③表示铁离子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②④⑤ C.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②④⑤
D.④表示H2O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C
【详解】A、③表示亚铁离子,故选项错误;
B、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①②⑤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故选项错误;
C、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②④⑤正确,因为它们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D、④表示H2O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错误,因为元素不能说个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答案】C
【详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煤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水果榨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B.灯泡发光
C.煤气燃烧
D.水果榨汁
反应前的质量(g) 15 反应后的质量(g) 0
20 5
10 X
5 Y
A.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45 C.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1 D.若30≤Y≤40,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详解】A、如果Y=5,则反应前后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15-0)+(20-5)+10+5=45,即5gD完全反应生成C,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15-0):(20-5)=1:1,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35≤Y≤45,,则C质量不变,或减小直至减小到0,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不是反应物、生成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4.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出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Y>Z>X 【答案】B
【详解】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即X的活动性比Y强,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的活动性比银的强,而Z的活动性比Z的弱,即Y的活动性比Z的强。根据以上事实,判断出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Z。故选B。
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硫元素化合价
B.X>Y>Z
C.X>Z>Y
D.Y>X>Z
B.金属活动性顺序
C.氮元素含量
D.金属导电性【答案】C
【解析】A、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以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不是按照硫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A选项排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锌›金,B选项排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
14
100%17.7%,尿素中氮元素的含量为
14+15+12+163
14142
100%46.7%,氨气中氮元素含量为100%82.4%,C选项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12+16+142+1414+13
D、相同条件下金属的导电性银›铜›铝,D选项排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药品中一定要加催化剂
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药品中不一定要加催化剂。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已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铁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该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目为( ) A.82个 【答案】B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铁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该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目为56-26=30。故选B。
8.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B.30个
C.26个
D.52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32570ee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