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在和问题》,欢迎阅读!
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在和问题
作者:孙敬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期
孙敬泽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中国高等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众日常生活所折射的现象,讨论了目前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存在的两种欠缺,即对传统文化的通识教学薄弱和缺少对世界宗教及其思想的通识讲授,本文并进一步对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两种欠缺带来的不利后果。
关键词:传承与转型;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国古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21-02
作者简介:孙敬泽,女,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科学哲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突显出来。借鉴世界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等院校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承担学术研究从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因此人们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建设的各种问题,考查和评估高等教育建设的合理性和投入效率,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性,因此构筑高等教育的理念是需要我们应时时思考和审视的重要题目。毋庸置疑,成功的高等教育会促进一个社会、一种文化良好、健康地发展,这必然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为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折射着高等教育的效果。因此考查高等教育,一方面可以直接从高等教育的运行来看,另一方面可以间接通过考查社会发展的走向、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为此本文将从高等教育的运行和现今社会生活的发展两方面讨论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一、中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高等教育的运行来看,目前广泛地认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具体是:(1)在教育质量方面讲,本科教育发展过快,专科教育独立性差;教育力量投入不足,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欠缺,教学积极性不高,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关注不够;生源水平不一,一些学校盲目扩大招生、吸收学生,导致学生入学水平不一,一些求知愿望不足、只为获取文凭的学生被吸收进来;应试教育普遍,学校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过分顺从市场需求,只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缺少高尚人格和心灵的塑造和陶冶;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足,办学条件紧张。(2)在社会需求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应聘者。(3)在管理结构方面,需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对高校的控制模式,高校没有或缺乏足够的自主。从社会发展来看,民众对生活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所折射的现象是:随着西方工业技术的引进,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脚步随着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而迈动着,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广告的大量宣传逐渐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思维方式上逐渐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观念。广告所宣扬的高品质生活意味为更舒适、更享乐、更追求经济效益、更追求高效率的生活,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普及宣扬着虚拟空间的扩大,旅游业的兴旺带来人口的高流动性,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更接近,人与人更接近。我们看到木质或青砖中式建筑让位给混凝土的西式高楼大厦,棉布衣服让位给化纤、皮草衣服,
中式家具让位给简单的方块结构西式家具,中式元素逐步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淡去,若想寻找这些元素,已不容易,而且人们需支付昂贵的费用,中国普通民众的中式生活已变成西式生活,中式生活已成为奢侈品。综合上面所述,我们看到当高等教育向大众普及时,高等教育有职业化倾向,人们担心这会导致高等教育走向平庸;当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科研作用被大力提倡时,人们担忧高等教育的教学作用有被忽略的危险;当西式的高等教育建设方式被引进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益淡却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审视和担忧西式高等教育对中国文化发展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进行讨论和修正。
二、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构筑高等教育理念,我们首先要探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仅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对国家的社会发展方向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现时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植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是国家所宣扬的一种生活观念,劳动筋骨、殚精竭虑、学习和创新科学技术乃至科学知识成为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传统的思辨思想已逐渐淡化于人们的头脑中,老庄学说中的圣人精神和圣人无为、不争之为已不是人们头脑所追求的人格模式,对于儒家的君子伦理道德,人们也在追求自由、民主的西式思想和现代文明下不断需要新的诠释和扩充,因此中国人不单是服饰已西化,精神气质也逐渐从追求平易淡泊、悠然儒雅的理想境界转向追求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进取型气质。这些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已不是在传承中发展,而是在转型中发展,中国传统古文化不是在复兴中发展,而是在科学技术文明在中国的兴起中逐渐淡泊于人们的思维中。因此现今民众的社会生活和追求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反映,为此要想中国文化发展在传承中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有气质的现代文化,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进行讨论和修正。
面对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引入,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两种欠缺。一个是忽略或忽视了中国传统古哲学的价值,对于非文学、历史和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高等院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薄弱,使得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非文史哲专业)欠缺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时甚至于了解。另一方面中国的学者对于宗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关注、研究乃至于教学很不够,忽视了西方虽然建立和发展了科学技术,却依然没有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教堂对他们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国学者没有在引入、复制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对世界宗教思想和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导致中国学者对世界宗教及其思想在高等院校的讲授十分欠缺。这两种欠缺并非是中国高等院校在这两方面没有致力于专业的研究和专业方向的学生的培养,而是对非专业的学生的讲授不够,非专业的学生缺少在这两方面知识的通识培养。上面两种欠缺使得中国大学生缺少对中国古思想精髓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又缺少对于广泛影响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西方文明的了解和理解。面对全球化进程,世界范围的对话和交流十分重要,是解决各种思潮涌动和不断的各种冲突的方法和手段,是彼此加深理解和保持自我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我们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应当十分重视上面两种欠缺,并致力于迅速和有效地解决这两方面问题。
首先,中华文明是十分优秀的文明,这体现在以老庄、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先哲们对宇宙、万物规律和人的伦理道德的思辨上,老庄的学说固然充有神秘、难懂的色彩,但老庄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却极有启发性,与古希腊哲学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与他们的贡献密不可分。如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就已根据事物的正反相形对立思辨地讨论了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宇宙的奥妙,这是西方文明所不能及的,对后人及现代文明发展极其富有启发性。又如在黄帝阴符经中有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是中国的宗教观的一个闪现。这些点滴的例子意味着不仅我们的学者在引入、复制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和着力于对中国古文化的现代诠释,同时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于中国古文化的通识教育,使得中国古文化的精髓在民众中有
着较深层次的普及和理解,这对于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有气质的现代中国文明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我们同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次,我们引入、复制、研究和传授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时,同时也研究世界宗教及其思想的影响,但我们同时也要对广大学生讲授世界宗教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的发展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对西方乃至世界文明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认识。我们若要全面、深刻、正确理解西方文化、艺术和哲学必定要讨论宗教问题。面对一个对话和交流的时代,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宗教方面对广大大学生做通识知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正确、全面的相互理解,理性的对话,和谐的共荣,才能促进形成全面的科学观,构筑和谐社会,才能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思考高等教育的理念时,要解决上面二个欠缺,做好相应的通识教育培养,一方面要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讲授和讨论世界宗教思想。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我们继续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讨论素质与高尚情操,讨论素质和素质培养,讨论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实施,讨论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讨论什么环境利于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以促进思考下面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中国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如何让西式的高等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健康发展?如何培养我们的优秀学生使得他们促进形成具有中华特有民族气质的现代化文化?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以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健康发展?如何推行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高等教育如何通过培养人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建立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高等教育哲学无疑对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广.高等教育质量的挑战与应对[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1):90-93.
[2]邓在来.中国深度研究高级讲坛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2010.
[3]王一兵.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1-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2b2722e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