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美学研究方法》,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美学研究方法
作者:汤云叶
来源:《科教创新》2012年第11期
摘要:研究美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哲学衍生出智慧,艺术带给人体验,哲学和艺术集中的体现就是美学。在研究美学的时候必须是要运用逻辑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西两种美学的发生、发展及运动规律加以比较、整合,然而发现西方美学史和中国美学史的整体发展呈现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从客体转向主体”。 关键词:美学体系 旧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几次问希庇阿斯“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希庇阿斯无论如何都答不对。这个简单的故事暗示我们,从感性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我们永远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美在一方面是抽象普遍的,另一方面又是感性具体的,美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历史上有很多美学家虽然也对“美是什么”做出了回答,但是这些答案都无法从根本上来解决美学的全部问题,也未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不能说这些回答是没有价值的,它的价值体现在这些美学家哲学家得出他们结论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研究美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智慧,哲学衍生出智慧,艺术带给人体验,哲学和艺术集中的体现就是美学。
一、美学与哲学
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因为首先,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第二,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第三,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想、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辨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因此,美学的核心方法应是哲学的方法。 二、中西方的美学与人学
很多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人学,比如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同时也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观点及不同的审美情趣,用美学家邓晓芒的话说就是:东方礼仪之邦的美善同源思想铸造出中华民族重人情、重感受的温厚淡雅的鉴赏情趣,西方智术之乡的美智合一原则缔造希腊民族重理智、重思辨的审美遗风。黄色民族生于土而终于土,所以中华民族为大地之子;古希腊民族以海为生,是“海的女儿”。正如郑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芒给出的定义“西方:从自然到人的逻辑进展”“中国:从社会到心灵的历史变迁”,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东方文化的基础是群体意识,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是以个体意识为主,把一切视为人与物的关系;东方重感性体悟,而西方重理性思辩。
在研究美学的时候必须是要运用逻辑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西两种美学的发生、发展及运动规律加以比较、整合,然而发现西方美学史和中国美学史的整体发展呈现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从客体转向主体”。中西美学经过各自不同的发展,最后殊途同归,从不同的方向,沿着各自的逻辑最终都来到了真理的入口处,而通过这样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就诞生了近代著名的美学体系“新实践美学”,笔者认为“新实践美学”的研究方法在“美的情感”方面是比其它体系都要先进的。“实践美学”的开山鼻祖是著名美学家李泽厚,他的的研究方法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论出发,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哲学基础和理论根据。“新实践美学”是在“旧实践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与“旧实践美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新旧两派实践美学的大家都提到过“美学之谜实际上就是人学之谜”。“一切以客观物态化形式出现的„美‟都只不过是现象,都只有在审美主体得到哲学的阐明之后,才能加以合理的解释。”然而,“新实践美学”认为“旧实践美学”错误的地方主要是认为“旧实践美学”的实践观仍受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把实践当作一种纯粹物质性的谋生活动。而实践论只是美学的哲学背景,作为一种美学,当然还需美学本身的资源。所以在在研究美学的同时,必然还需要贯穿两种研究观念,一是中西美学比较的观念,二是美学史的观念。美学离不开美史,且必须要融会丰富的经验。 三、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的研究特点
而依笔者浅见,根据李泽厚提及的“自然的人化”,一旦强调“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那便有了“主观派”的嫌疑,那么这样就必然导致会丧失唯物主义的立场。这是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中否定朱光潜先生美学“唯心主义”的论据。而与李泽厚先生不同的是,“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邓晓芒先生自己承认“我的美学思想是属于„主观派‟的”,但是在他看来,“在美的问题上,主观派才是唯物主义者,客观派恰好是唯心主义者。这正如我们说思想、观念仅仅是主观的,这才是唯物主义,而说思想、观念是客观的,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一样。”我个人认为两种体系无论孰是孰非,都是博大精深,虽然部分观点有些出入,但是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而他们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根据,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同步发展的。所以说“实践美学”无疑是中国第二代美学的主流思想,而“新实践美学”兼顾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自然的人化”,第一次将这两种不同的概念结合起来,同时又着重了从美学史来看美学的研究方法,是对“旧实践美学”的完善和创新,影响着后来人对美学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勇健,“新实践论美学”经典重温,光明日报,200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郭勇健,“新实践美学”的成就与局限, 2007
[3]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学术批评网,2002 [4]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张立斌,实践论、后实践论与美学的重建, 学术月刊,1996
[6]李世涛, 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甘肃社会科学,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281595bbb68a98271fefa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