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魏征的“意气”人生》,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魏征的“意气”人生
作者:漏然
来源:《时代青年(悦读)》2018年第03期
燕赵多慷慨侠义之士,魏征也不例外。
魏征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父亲生前是一个小官,留下的产业并不多,所以他只能靠着微薄的家产度日。但他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有几亩薄田、置几处产业的乡绅地主,提笼架鸟,优游卒岁。他胸怀大志,渴望着建一番不朽的功业,他的人生偶像是西汉初年的萧何、曹参、韩信。
可以想象,在那一段时间里,河北魏州馆陶市井中必定游荡着一个名叫魏征的羸弱小子,虽然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但这个小子既不学经商,也不做苦力,腰间常佩一把破剑,手握着一卷借来的卷帙,一边行走,一边若有所思。
为了摆脱生计之忧,他出家当了道士。道士有庙产,可以不用为吃饭发愁;道观中藏有许多书籍,方便读书。但天下不可挽回地走向了混乱,魏征感受到了一种彷徨无依的焦灼与不安。孤贫力弱的他只能从书籍中,从前人的文字中寻求指引。在各家经典中,他选择了纵横家,梦想成为一名纵横之士。
这可能是一个寒门子弟在乱世之中出人头地最方便的门径了——用三寸不烂之舌对资源进行整合,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纵横家的名声不好。因为在世人看来,他们是一帮朝秦暮楚之徒,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赤裸裸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很难想象,以刚直著称的名臣魏征,早年研习的竟是这样一门专业。
隋末,风起云涌,政治冒险家们纷纷浮出水面。天下大乱,看上去,胸怀大志的魏征有了用武之地,然而,在这乱世中,他也如同浮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先是投奔李密,得不到重用。在李密兵败后,他又投降李唐,依然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又被窦建德俘获,意外的是,居然在窦建德这里颇受器重。但窦建德也失败了,魏征再一次投降李唐。遗憾的是,他又一次投身于失败的一方:太子李建成。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在《述怀》一诗中,魏征这样写道。他的专业是纵横之学,但他学艺不精,纵横之计没有一次成功的。局面非常尴尬。幸好,他遇到了李世民。李世民交给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他是河北人,便让他去安抚河北。 此时的魏征虽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初步信任,但命运的莫测与迷离之感依然萦绕于心。不过魏征终究还有一颗侠士之心,想当年,荆轲慷慨刺秦,除了幼稚的太子丹,沒人认为会成功,但荆轲依然慷慨前往,不为别的,只为“意气”二字。“意气”二字也支配着他以后的人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魏征的工作完成得不错。回来后,他开始受到重用,后来成为贞观年间最有名的谏臣。他的敢于直言甚至常常令李世民都无法忍受。支撑他的刚直作风的,仍然是一颗侠义之心。 有人就此认为魏征只是一个一味敢说、不计后果的愣头青,这是对他最大的误解。 其实,魏征深谙说话艺术。他早年研习纵横家之学,讲究的就是说话的艺术,善于探察人性的深层需求。虽是直言极谏,但他的谏言经过了艺术化的包装,能触动李世民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与最深切的恐惧,因而能为李世民所接受。
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说了一段怀念魏征的话:“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还写了一首怀念魏征的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谁共遣?”可谓情真意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281389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