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欢迎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
3月18日是夏历(阴历)“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该节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风俗活动较多,又有中和节、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间在夏历二月初二日,故名。节日当天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互相慰问赠送,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
此节唐代已有,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写出了春来雨后,草、菜破土萌生,着薄衣的人们上街过节的情况。
宋代,此节亦盛行。
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 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kuò)于贞元五年(公元789 年)设立的。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他提倡设立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活动的主要特点。在唐朝帝王的
倡导下,中和节达到了极盛,每年逢此日,人们都要加以庆祝并举行祭祀活动。
唐 吕渭写《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歌颂,记录了唐德宗李适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情况。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喜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唐德宗李适亲自写《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诗,并让大臣写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李泌写了 《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诗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裴度写了《中和节诏赐公卿尺》
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短长思合制,远近贵攸同。共仰财成德,将酬分寸功。作程施有政,垂范播无穷。愿续南山寿,千春奉圣躬。
李观写了《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赐崇。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君臣纷纷写诗庆祝中和节,可见当时中和节之盛况。
“中和节”主要兴盛于唐代,但以后各朝仍然把它当作一个节日看待,每逢这一天,皇帝都要举行耕种仪式,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以示劝民努力从事耕织。在民间,亲友们也常聚集在一起喝中和酒,并祭祀勾芒神。人们往往还互赠刀、尺之类的礼物,勉励努力劳作。
唐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中和节,故改为二月二日。 随时间推移,逐渐人们淡忘“中和节”,只知“二月二”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cfcd5c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