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论语》中的仁》,欢迎阅读!
浅析《论语》中的仁
以《论语》中关涉“仁”的语句为主要依据,从三个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层次对其体现出来的孔子“仁”的思想内涵进行剖析。
标签:论语;仁;孔子
据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109次①。在这一万六千余字②的经典中,出现的频率不可谓不高。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讲仁84次,足见孔子对仁的重视。
那么,孔子主张的“仁”内涵和结构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可以分析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仁”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孔子虽然有时把它看成诸德之一,但更多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一个能够包容、涵盖众德的更高、更有普遍意义的“全德”含义来使用的,即把它当做最高的道德原则和境界。
作为全德概念的仁,它的基本含义有:仁爱、相亲和仁厚。《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此处的“爱人”之爱就是“亲亲”、相亲之意。正如墨子说:“仁,仁爱也。”,又如《国语·晋语》“爱亲之谓仁”。仁的总体精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来说,仁内容很广泛。仅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有“恭、敬、忠”,回答子张问仁时有恭、宽、信、敏、惠”。笔者通过对全书语句的梳理,得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孝悌、忠恕、清廉、正直慈敬、和义、博施、济众、中庸等多种道德条目。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和本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二、泛指有德的人,即仁人
这种人是儒家理想中的完美人型之一(另一种是“圣人”),是现实世界人们追求的目标。
仁人作为具备道德主体性的人,能敦行“孝悌”和秉持“忠恕”这一儒家基本精神,同时又具有不忧不惧的处事能力,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状态为实现仁的境界不断进取。并且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安居仁道,爱憎分明甚至可以杀身以成仁。正如如下的表述:“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仁者安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一意义上的“仁”在孟荀等儒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下,向着政治人格方向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仁人呢?论语给出的方法是通过孝悌、忠恕、克己复礼和交友。
“孝悌”是实现仁的基础和第一步,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是从人的血缘关系出发来建立伦理规范的。他认为在所有的情感之中,血缘之爱是不可置疑的,父子之爱和兄弟之爱是从血缘之中生发出来的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就是孝悌。它是真和善的源泉和依据,故说它是“仁之本”。人有了这种真感情并且依照它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有了“爱人之心”。从爱父兄到爱其他的亲戚,再到爱其他的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层层推衍,最终达于“泛爱众”。在此基础之上进而践行“忠恕之道”这一“为仁之方”,通过“施于己而不欲”,推知人亦不欲,故“勿施于人”;同样以我之所欲,推知人亦所欲,故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这样的修为和境界之后,再通过外在的“礼”来规范自己的心,克服和消除内心的不正当的欲念,保证自己的行为处处符合仁的内在规范。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朋友的切磋来增强仁德。正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和“友其士之仁者”也。
三、指称“仁德的政治”,即是政治层面的“仁”,即是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它要求当政者要从“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教化措施,使国家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礼运》)的仁的大同境界。
孔子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仁政”一词,但孔子确实将仁从伦理范畴升华成了政治范畴。他反对暴力掠夺,主张以德服人,通过修仁使远方的人来归。并且认为要实现仁的政治并不容易,他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就是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可见时间之久。另外,孔子还经常用这一层面的“仁”来评价为政者。例如他称颂尧舜、文武周公施行的仁德之政,从仁的角度肯定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防止齐鲁之地被夷狄化的功绩。他主张为政者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小结
“仁”这一概念在《论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内在的关于“仁”的境界,又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法。通过它,孔子建构了个人理想人格培养与治理国家的理想范式。并且他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可以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宋健平.论语论仁[J].宿州学院学报,2008,(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542632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