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轻视》,欢迎阅读!
社会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轻视
【摘 要】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当今的社会道德、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活动等社会教育的偏颇与缺失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已不可估量,中国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不引起世人的警觉。
【关键词】违法犯罪;潜移默化;家庭教育
青少年问题不仅是其个体发展特殊时期的一种内在规律,也是一定阶段国家和社会问题的一种外在表现。因此,青少年问题不仅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问题,可以说青少年问题最终是社会状态的一种预先设定和其后折射。
一、青少年盲目崇洋,形成错误的人生目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来不健康的文化、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着青少年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向青少年渗透,使青少年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点。一是拜金主义人生观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二是享乐主义人生观把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比阔气、讲排场、挥霍享乐。三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放在其他利益之上。
二、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由于部分青少年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青少年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为自己而活着。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三、社会不良倾向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肌体
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缺乏诚信,假冒伪劣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蚀着广大青少年的肌体。一是网吧、游戏机室违法营业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甚至成为毒害青少年的直接元凶。二是部分报刊、电视、音像等宣传媒体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西方、港澳台等黑社会组织,拉帮结派甚至实施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一些地方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议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极易影响一些青少年走向歧途。调查显示,一是部分青少年人生目标功利化,25%的青少年把人生目标定位成家立业,升官发财。二是部分青少年私欲膨胀,以自我为中心,20%的青少年崇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奉宁可我负他人,不可他人负我。三是部分青少年生活态度消极,缺乏理想信念。18%的青少年生活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浮躁的大染缸,人们热衷于走成功的捷径,媒体热衷于宣传老板、总裁,或者歌星和吸引眼球的新闻。特别是一些文艺节目的举办者大搞走秀节目、宣扬一夜走红的名人,却极少有人宣传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汗水。不管是各类媒体还是电视节目
上映入眼帘的、冲击耳膜的往往都是某某大老板如何有钱、登上了某某财富榜、排名第几位等,他们有了钱又如何去做慈善事业,是真的还是假的?却极少有人宣传“脚踏实地做一名普通劳动者”。造成了青少年热衷于这些职业、热衷于走捷径、热衷于赚钱。可见我们的社会教育给青少年灌输的是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致使认识上出现偏差,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五、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现行的应试教育像一座泰山压在青少年身上十二年之久,一个幼童从进幼儿园那一天开始,进入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被一个“考”字折磨了十六年,使当今不少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二是现行教育考评机制不是从德、智、体全面综合考核,而是偏向学习成绩,使思想道德教育严重滞后,学习成绩的差异成为评价“好生”和“差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差生”破罐子破摔,厌学、辍学。一旦“差生”受到不良诱惑则加速走向极端;加之对“差生”缺乏耐心的关心和帮助,人为地导致这些“差生”过早流入社会,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与条件,极易滑向歧途。如此重智商、轻德育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六、家庭教育的失衡,是青少年走上邪道的重要原因 主要是指父母关系紧张或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产生分歧,这样使整个家庭不和谐。其一,家庭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气氛,甚至父母闹离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的性格怪僻、脾气暴躁、缺乏与人沟通与人为善的精神。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孩子为逃避这种不和睦家庭环境,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二,有的父母要么对孩子采取过分宠爱的教育方式,要么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一方对孩子过分溺爱,从小娇生惯养,衣食住行都有大人安排妥当,孩子从小到大依赖家长,使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的不良习惯,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却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发现孩子有过错,无视孩子正常的人格尊严,对他们采取体罚,甚至打骂。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暴力、好斗的性格,把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同时引发和激化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冷淡,甚至视父母为敌,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被社会上的犯罪分子所利用,使他们堕落成罪犯。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否能健康、快乐成长,是否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我国社会是否能持续和谐稳定发展,教育功能当仁不让是第一要素。而教育不能再只提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针对以上所涉及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必采取一定措施以应对,本人认为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想信念教育当代的青少年,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利益与责任、贡献与索取等关系,指导他们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作出贡献。二是净化社会风气,遏止社会腐败。要下大力气净化社会风气,遏止享乐奢侈之风,加强对消费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重视对学校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社会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党和政府要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遏止腐败现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2f7643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