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2023-03-03 06:3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欢迎阅读!
美术,人美,写意,学年,文人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主题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什么是文人画”,意在通过教材内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文人画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脉络。第二个议题是“文人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过展现不同的文人画作品让学生理解文人画的艺术征。本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说学情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分析学情,了解学生。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的能力,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经过第一单元的鉴赏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鉴赏基础,同时经过主题一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中国画的主要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做好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比较快,也具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人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知道并理解文人画的艺术特征,懂得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讲授和自主学习等过程和方法,识读不同的文人画作品,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人画的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于:

重点:借助经典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文人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 难点:能够感受到文人画中以形写神的审美意趣。 说教法学

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等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就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学法上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任务,我设计了一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

课堂开始,教师展示以“四君子”为主题的国画绘画作品,使学生感受画中所表现的涵义。我们把这一类用于抒情的国画作品属于历史上的“文人画”。从而进入课题:文人画。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联系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情境创设进行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

2、小组探究,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遵循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经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根据教学内容将此环节设计如下:

知识点一:文人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请同学阅读书本内容,并归纳文人画的概念。学生自主学习回答:文人画一般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是一种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形式。

2)请同学们再次自主阅读书本内容,并上台分享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小结文人画发展历程的核心阶段与重要知识人物的贡献。(最早追溯到晋代顾恺之,唐代的王维、郑虔等人。王维因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在画法上推进了水墨渲染的表现技法,而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两宋时期,苏轼、文同、米芾父子等进一步发展了水墨技巧。其中,苏轼提出了“诗画本一律‘概念,使文人画成熟。元代,赵孟頫主张以书法入画法。其后逐渐发展,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情画意相辅相成,标志着文人画的成熟。明朝中后期,董其昌在苏轼的“士人画”基础上提出“文人画”的理论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主动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以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知识点二: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1)教师出示徐渭的《墨葡萄》,结合视频讲解。师生一起探究文人画的特征。通过对徐渭生平的解读,和画作上提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解读,我们了解了画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境和洁身自好的品性。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人画往往借用比兴的手法,借景抒情,寓意于物。师生一起得出文人画的艺术特征之一:抒情写意的价值追求。

2)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墨葡萄》,提问:画面中,有哪些内容组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诗书画印,进而引出文人画的特征二: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再次提问:画面中,添加诗文与印章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添加诗文与印章不仅起到构成的作品,还能更加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

3)教师出示弘仁的《古槎(chá)短荻图》、朱耷的《荷石水禽图》和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并提问:同学们,从画面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笔墨?这些笔墨的塑造,是为了营造什么情景、场景或是你能联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11d738bb8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