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也谈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欢迎阅读!
也谈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探究、归纳和交流的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实现新课标理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功效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想.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设计的有关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设计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而直观性教学如数学实验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产生联想、概括和抽象的最好方法. 例如:“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导出,教材安排了天平的实验的内容,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切不可贪图简单,只用PPT或投影来讲解,而放弃把天平带入课堂.因为学生对天平感觉新奇,必然会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较生动、具体地体验等式性质的“来历” 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当把它抽象成为数学知识时,学生才并不感觉陌生,还似乎是遇见了经过另一番包装后的老朋友一样,亲切依然. 二、设计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而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于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深入理解概念、定理等新知创造条件.
如在进行“无理数的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的数学实验:
实验准备: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边长视为1)、计算器. 实验要求:1.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
实验说明: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直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拼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估计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能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与探索.在探索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引出概念“无理数”.
实验结果:拼图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通过动手操作,班级交流,全班一致认为最容易、最美观的拼图(如右图).
因为已经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学生马上就说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是.但接下去的“用计算器探求的小数部分”就有点困难了.教师提示:(1)输入大于1小于2的数,平方的结果比2大了,怎样调整?结果比2小呢?(2)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有限的小数,使得它的平方刚好等于2?(3)大家有没有发现1.4142…出现循环,那你认为在省略号的背后,有没有可能出现循环?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到:事实上,=1.4142…是一个无限的不循环小数. 在动手操作实验和展示结果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合作精神,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设计数学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像解平面几何题时添加辅助线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辅助线有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巧用数学实验,能探究辅助线的作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如下图(3)所示,在Rt△ABC中,∠ACB=Rt∠,AC=BC,E、F为AB上两点,且∠ECF=45°,求证:以线段AF、FE、EB为边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分析:传统解题方法:如图(4)所示,在∠ECF内部做线段CG=CB且∠GCE=∠BCE 连结GE,GF,分别证明△GCE≌△BCE和△ACF≌△GCF,从而得到所要求证的结论.虽然问题解决了,但学生困惑了,怎样想到作这样三条辅助线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点:如图(5),准备好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纸片,按要求在纸片上画好∠ECF,分别把△BCE、△ACF沿CE、CF翻折180°,于是可发现:BC与AC刚好重合 (依据是
∠1+∠4=∠ECF=45°) ,通过实验揭示了此题作辅助线的方法是利用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思想. 数学实验教学,学生先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师生共同通过对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这样处理,使严谨、抽象的几何证明从此充满活力,使学生思维更开阔.
四、设计数学实验,培养的学生创造性思维.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 “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的过程,那么就应让猜想合情合理地占有适当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数学内容,合理地创设一些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探索,大胆设想,把教学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证明方法的探究上,以体现数学的两重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目的.
如在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准备了几张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纸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四边形内角和是不是一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设计一个数学实验来检验.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设计出四种检验的方法:一是分别撕下每个内角,将它们的顶点拼在一起;二是直接将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分割在两个三角形中;三是把四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四是在四边形一边上取一点,连结另两个顶点,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当然仅仅通过实验还是不够的,教师进一步指出:我们猜想的结论只有进行证明才能保证它们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把定理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添加辅助线证明.这是学生动手、观察、想象、归纳和论证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训练,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结论,亲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实验,手脑并用,体会变化图形的绝妙,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既体现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设计数学实验,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及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努力创设一种数学实验的环境,把数学引向生活,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
如学校每年均要举行田径运动会,可以组织学生来画运动场地.要求学生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径赛项目的终点位置确定后,其起点位置应如何确定?相应的每条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铅球、标枪等田径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等等.这些问题牵涉到的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仍会遇到一些困难.通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实验,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运动场上也有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六、设计数学实验,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知识
教育心理学专家早已作论断,学生听,教师讲,只能记得15%.如果学生自己看书,可以记得其中的25%,如果既看又听,效果不只是两者的代数和,而是65%,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不仅用耳听,而且动眼看,动手做,动口念,动脑想,效果自然会更好. 如在学习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展开图时,教师不可放弃让学生做出实物模型(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最好是课前尝试,课后完成).一个有底的圆锥体作品到课堂上展示,让一位学生上台将作品沿母线剪开,并展开贴于黑板上.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自然地想到,要制作有底的圆锥体必须先画一个扇形,必须弄清圆锥的各个量和它的侧面展开图,即扇形的各个量之间关系.此时教师用手中的圆锥展开成扇形,把展开的扇形又卷成圆锥,并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分析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圆锥母线、底面周长的关系——圆锥母线=展开后扇形的半径,圆锥底面周长=展开后扇形弧长.
由此可见:制作学具也是数学实验教学的一部分,寓学于玩,寓学于乐,身体多器官的同时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通过测量,画图,计算,进一步理解了公式的来历,挖掘了它们之间的内在知识的联系,让数学真正的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肤之感,才有心灵之通,促使学生数学多种思维的发展.
七、设计数学实验,促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自然“生长”
课改后,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图形和变换》、《事件的可能性》、《直棱柱》、《投影与三视图》等,特别《投影与三视图》一章,整章内容研究光与影的关系,与《科学》学科的内容非常接近.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看,要求教师对照课本分析、讲解知识,学生完成相应的数学习题,但是数学教学绝非仅仅传授知识,必须重视知识的生长过程,而数学实验的某些功能具有其它无法替代的优势,是教学走向真正的成熟.
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开展活动实验学数学,能让学生探究体验求发展,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地把数学实验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用到课堂上,把学生带出课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手段,去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猜想、论证,让他们真正领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数学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fbbf86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