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懂得怎样做人》,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懂得怎样做人
作者:李竹冰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4期
摘 要:学到生存技能、实现个体成长进步是读书的首要目的,而通过读书,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方法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本文将读书分为摄取知识、明辨是非、知行合一、反哺社会四个阶段,阐明了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引导人们将知识水平转化为个人修养,号召全社会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而贡献力量。 关键词:读书 ; ;做人 ; ;关系
从牙牙学语到垂暮之年,读书学习都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贯穿于生活、工作、生产的方方面面,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很多论述,观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就是读书和做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笔者认为,学到生存技能、实现个体成长进步是读书的首要目的,而通过读书,懂得立身做人、反哺社会的基本道理和方法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只有人人会读书、读好书,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做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才能从单一的获取知识上升到用知识武装头脑、影响大众、改造社会的境界,从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一、读书的首要目的是摄取知识,打牢立身做人的知识基础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意识对物质的认识过程中,书籍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最快捷、最简单、最准确的媒介。从古至今,社会历史、科学技术、古典名著无一不以书籍的形式保留下来,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就人类个体而言,对世界、社会的认知总是从不知到知之、从知少到知多、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个人存在于社会的第一本领就是获取知识信息,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各类知识,这是读书的第一阶段、最低层次,它是思维赖以不断发展的基础,不去摄取知识思维就会停滞不前。非学无以广才,读书的重要性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各类书店、书屋、图书室、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满足人们基本的求知所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读书第一境界,就是说,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知识的摄取过程首先应当是博、广,而后才是精、深,社会的认知、辩证思维的建立是在占有大量基础知识之上而完成的。因此,读书就要不拘形式、不拘内容、不受干扰、尽情而为,广泛涉猎不同类型、时代、国家、作者的书籍,打牢坚实的知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要多读书而不是滥读书,读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遴选书籍,摒弃低下的、庸俗的、粗陋的甚至是反动的书籍,自觉读高尚书籍、树高尚情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读书的第二阶段是明辨是非,厘清立身做人的是非界限
这是比摄取知识更高的一个层次,人是社会的产物,有社会就必然有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立场,一个人的知识再怎么丰富,如果没有一个是非观念、没有自己的立场,是不能在社会生存的。知识多不等于是非明,知识丰富不等于品德高尚。纵观古今中外,有的人才高八斗,但做的却是反人类、反社会的事情,受世人唾弃;有些人知识浅薄,但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做出常人所不能的成就,受万人景仰。究其原因,就是是非观念上的不同所致。读书就是通过学习不同知识,学习古今中外历史经验,学习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使人们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反思存在问题,站稳政治立场、思想立场、道德立场,分清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厘清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就个人而言,通过读书获取各种知识,不仅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学习典型、弘扬正气,不断校正人生航向,不能将人生的道路走偏了、走歪了,甚至走上错路、邪路、不归路。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讲,国家社会的和平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同西方国家宣扬的金钱至上、超前消费等价值观划清界限。要通过读书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国内外分裂势力的险恶用心,自觉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国家利益。针对网络、手机上的各种言论,要学会用科学的、先进的思想理念,理性认识和看待,不为各种干扰所惑,不被任何困难所惧。
三、读书的第三阶段是知行合一,提高立身做人的能力素质
指导实践是读书的一个较高层次,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知”是科学文化知识,“行”是人们的实践过程,知行合一,就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调运行。读书不能读死书,读死书就会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不能只唯书,只唯书就禁锢了思想,缺乏创新的活力。要在明辨是非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理念用于社会实践,指导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读书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通过认识世界,进而将认识世界的精神成果转化为书籍资料,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传承和延续人类精神文明,最终形成了学习、改造世界、再学习、再改造世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为例,它的发展历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同敌人作斗争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阔步前行,这就是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所爆发的强大力量。纵观每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都是在知识积累了足够量的准备基础上,发生的质的变化,因此要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特别重视知识的转化运用。对每个人来说,知和行的统一,不仅体现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使人们更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更好地生产生活创造条件,而且体现在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在祖国危难之时,四方筹措、努力办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是对知与行关系的最好诠释。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一定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总结,真正把知识用在可用之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贡献力量,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改革开放洪流之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反哺社会,领悟立身做人的道德真谛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的社会性告诉人们,如果读书的目的仅仅停留在为自己、为家庭的层面上,是非常渺小的,读书的最大意义和乐趣在于改造社会、造福社会,在于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服务社会、奉献人民,这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真正体现,更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做人,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种读书只为升官发财、加官进爵的人,必定会被世人所不齿。非志无以成学,周恩来同志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终其一生践行着这个誓言,受到中外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敬仰,这就是立身做人的魅力。现今社会,一些人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丧失了起码的立身做人的标准,书读多了,但思想素质低了,学历高了,但做人的标准降低了,拜金主义空前泛滥,诚信在一些领域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震惊国人的“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些人道德沦丧的具体体现,更有甚者,有的人利用大众的善良和对弱者的怜悯而诈骗钱财,这是对道德建设的极大破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好个人品德、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增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亲密关系,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强国。每一名公民,都要支持和拥护这一决策,自觉投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想一想自身的言行离道德的标准是否存在差距,有多少差距,及时用道德规范言行。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做好人、行好事,才能将我国真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蒋德均.读书的境界.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eeb329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