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人与病人》,欢迎阅读!
家人与病人
——丁亥医院见闻录- 张立先
老伴,老拌
年近八旬的岳父,被病痛折磨着,竟完全脱了相儿了。去年还150斤重的身板,眼见着只剩下120了。一家人揪心,却也无可奈何。
老人家去年就曾住院两回。
今年自三月下旬始,又感觉胃不舒服,发烧、呕吐甚至便血,在家吃药不管用,不得已又住进了一医院。这里检,那里查,B超、胃镜、肠镜、抽血、打点滴„„医生使出浑身解数为他诊治,总算略有好转。家人想让他回家过五一,他也感觉可出院调养,就办手续回家了。不料只在家呆了一天,又因发烧和便血再次被送到了医院。
岳母心急如焚。她自已身体也不太好,却硬要坚持天天陪在丈夫身边,非但白天照料,晚上还要陪护。
儿女们心疼她,劝她压缩陪护时间,有时还逼她回家歇息,她却始终不答应,说回家吃不香也睡不安,还不如呆在医院里。
被病痛折磨久了,人有时会胡思乱想,老头子嘴说没有心理负担,显然言不由衷。他不想拖累家人,可身不由己,只得任由医生摆布。一辈子要强的人,行动不能自理了,处理大小便之类,除了老伴他还硬不肯让子女插手。
好在子女都还乖巧,各自根据自身情况,轮流着鞍前马后,尽心竭力帮忙。 可住院的日子久了,老头子有时心烦,就难免使性子,发脾气。 怪呢,他只冲着老太太发脾气。
老太太呢,竟感觉委曲,有些受不了。她心软,过往的岁月里一直是被丈夫宠着过日子的,哪听得一星半点气她的话呀?每每这一时刻,她就会向女儿抱怨,说我在医院白天黑夜里侍候你爸,竟还落了许多不是„„
其实做子女的都懂老人的心思,知道硬不叫老太太去医院守着,是绝不可能的。她睹气说再不来医院烦老头子,绝对也是假话。子女们不得已,便要使出呵与哄的花招,使她偶尔回家歇歇。
少年夫妻老来伴。
伴者,拌也。岁数愈来愈大,身体愈来愈差,斯时就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了。一方有了病痛,确实需要抚慰之时,另一方那种牵肠挂肚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行为,会将夫妻情演译得令人心热眼谗。
哦----老伴,老拌!
只是在自己也有了一把年纪后,才对老伴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 2007-5-17晚)
她的神情举止宛若一位母亲
早先与岳父同房的病友,自称是宜昌日报的创始人,已80多岁了。
他患较严重老年综合症,大小便失禁,最初的日子靠氧气维持。从他的岁数推算,应是四世同堂之家,子女年长者恐已退休了。
在需要终日陪护的日子里,老头子极少露出笑脸。因为该来的,终究未来,即便偶有来者,亦少言寡语,来去匆匆。
24小时侍侯看他的,是60多数的妇人-----他的第三任夫人。看上去她很友善,身子骨也还硬朗,说一口地道宜昌话。
这妇人因何甘愿嫁与老头做伴,那是人家的隐私,不便询问的。 但从二人的状况看,她选择的显然是一份负担,抑或说是一种责任。
一天傍晚,当我在病房目睹了她替丈夫擦洗身子和喂食的全过程后,我为先前的错误判断感到惭愧。
她为他擦洗,手势是缓缓的,动作是柔柔的。
她给他喂食,手势也是缓缓的,动作同样是柔柔的。 动作轻柔与节奏缓慢,谁说不是受了大脑支配着呢?在这个擦洗喂食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她自然流露着的女性神情:怕烫了、冷了,怕重了、轻了,又怕快了、慢了„„显然,她是以母亲般的情怀,将病中的丈夫视作孩子了。
装样子的行动,可以蒙人于一时,但无怨悔的神态却无法“表演”。 想来,就打心眼里佩服老头子老来的诀择:不靠子女靠老伴! (2007-5-18下午)
同室老者的目光
岳父再次入院后,原先的那位病友转到了别的病房。 新伙伴在此不到两星期,自已竟吵着闹着出院了。
他是红旗电缆厂离休老人,已80多岁了,患肺气肿住的院,来时喘得上气不接下气,24小时输氧。
住院期间,我与妻有些奇怪地发现,陪护者只是儿子。儿子虽白天守着晚问陪护,却有时不在身边。偶尔也见儿媳来领入学未久的孩子,却并不闻她向老人嘘寒问暖。
久了,就知老人家有老伴,因生病不能来。他有三女一子,儿子俩口子日子过得不顺,与父亲住在一起。三个女儿在父亲最需要照料时,竟绝少露面。
同样的两张病床前,却两种景象:一边总有儿女围聚,一边却形单影只。于是,我总不大忍心碰见岳父的这位病友的目光。他眼里蕴含的东西多,成份很复
杂:有一种羡慕,有一种妒忌,有一种期盼,更有一种无奈„„
五一这天晚七时许,我去看岳父,见他一个坐在床上不说话,知他不高兴了,就问他吃了晚饭没,他说三点钟吃过剩饭了。我问你儿子呢,他说上午走了。于是我就劝:儿子也是当父亲的人了,肯定有事脱不了身,他有老婆孩子,有自己的小日子,长时间天天陪你也挺不容易的,你当爹的要体谅才是。
九点多了,他肯定很饿,我坚持要为他出外买点热乎的食物,他摇头摆手。 我急了,就说你掏钱,我跑腿,总该可以吧?
这下奏效了。他摸出五元钱,我岳父的侄孙子继文就抢着跑街上买来一碗粥,老人高兴地吃起来„„
这期间,我试着从护士那里找出他的病历档案,按上头预留的号码给他家里打电话,又打手机。奇怪的是:座机无人接,手机有人接了却非病人家属。这预留电话,令我疑惑不解。幸亏老人没出大事,真有大事了咋找他家人呵„„
好在10点多他儿子来了,我向他说起电话事,他竟不承认是自已留的。 再一星期后,老人可下地了,听岳母说,他吵着要走就办了出院手续。 再去医院时见不着这位长者了,可我一进门,就能感觉到他的目光„„
( 2007-5-18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049b2a9a58da0116c1749dc.html